一、别名
鳖甲的别名包括:上甲、团鱼甲、别甲、鳖盖、甲鱼壳、王八盖子等。其中,“上甲”为临床常用简称。
二、入药部位
鳖科动物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干燥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三、性味归经
性味:性寒,味咸。
归经:归肝、肾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主治:
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阴虚内热。
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
癥瘕积聚:闭经、癥瘕、肝脾肿大。
其他:久疟、疟母、痔疮肿痛。
五、相关配伍
阴虚发热:与青蒿、地骨皮、牡丹皮配伍(如《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虚风内动:与龟甲、牡蛎、阿胶配伍(如《温病条辨》三甲复脉汤)。
癥瘕积聚:与丹参、三棱、莪术配伍,增强软坚散结之效。
久疟疟母:与桃仁、柴胡、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4克(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烧灰敷贴或调敷。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孕妇禁用(其性寒且活血,可能致堕胎)。
注意事项:
避免与苋菜同食(传统禁忌,可能影响药效)。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八、炮制方法
净制:除去残肉及杂质,洗净,干燥。
醋制:取净鳖甲,照醋淬法煅至酥脆,增强滋阴潜阳之效。
砂烫醋淬:取净鳖甲,与热砂同炒至表面黄色,醋淬后干燥。
九、鉴别特征
性状鉴别:
背甲: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灰褐色或黑绿色,有细网状皱纹及灰黄色斑点,边缘具齿状突起。
内表面:类白色,可见骨板结构及血管痕迹。
质地:坚硬,断面呈蜂窝状。
气味:气微腥,味淡。
显微鉴别:
骨板:由骨板层、髓质层及表皮层构成,骨细胞呈星形或梭形,血管呈不规则管状。
淀粉粒:偶见,单粒类圆形,直径3-8μm。
十、贮藏
方法:置干燥处,防潮、防蛀,密封保存。
注意:定期检查,避免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