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朋友,大概不会忘却那七擒孟获的精彩故事吧?诸葛亮神机妙算,出云南、平西川,七擒七纵蛮王首领孟获,使对手心服口服,俯首称臣。但其中也有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不知诸位是否记得?
《三国演义》云:诸葛亮六月炎热之季出兵渡泸水平西南,一日部队“前到一泉,人马皆渴,争饮此水”。在这片清心凉爽的碧泉边,谁不想饱喝一顿?可过后不久“皆不能言,但指品而已”。后来诸葛亮派人了解情况,得知“军所饮水,乃哑泉之水也!”也就是讲,诸葛亮的部队吃了这清泉之水,一个个变成哑巴,讲不出话来,只懂用手指自己的口。怎么办?诸葛亮迅即找到当地的老人求教,经老人指点,他们找到了解哑泉的“药水”,于是,众兵士“汲水饮之,随即吐出恶涎,便能言语”。后来他们又找到一种“蕹叶芸香”草,“各人口含一叶,瘴气不侵。”据笔者考证,这“蕹叶芸香”,主要还是上一章介绍过的灵香草(详见:广西瘴气龙州鸡鬼)这草药物。
《三国演义》中还描写了诸葛亮部队受到孟获部下的算计,面临四大毒泉的挑战:“一曰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二曰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中皆黑而死;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
过去我读《三国演义》,每读至此,都以为是古人的神话描写、惊心动魄,感慨万分之余,又不怎么当一回事。后来一些从事科技工作的朋友到云南故地考察一番,得以证实确有此泉。70年代中期,我在桂北农村插队,也同样见过哑泉等奇景。
据朋友介绍道:“泸水,这个当年诸葛亮南征的古战场,位于今云南省东北部的东川铜矿区附近。当年诸葛亮部下在这一带所饮用的哑泉,主要就是东川铜矿附近溶解的带有硫酸铜的泉水。因矿区中可溶性铜盐,如硫酸铜(俗称胆矾、蓝矾),含有毒性。它溶于水中,人吃后便中毒,轻者声音发哑,重者致使死亡。那么,《三国演义》提及的解药——药泉水是什么?蕹叶芸香又是什么?当地的老百姓披露,药泉主要是一种含碱性强的泉水,服用此水后,盐碱反应,酸碱中和,于是哑泉水和药泉水生成不溶性铜盐,便把人体内的毒物从烘便中排出,亦有从口中呕吐而出。蕹叶芸香则是一种植物草本,当地人用它解哑泉毒,是因为它也含有生物碱,性温味苦,能通阳散结,故能用以解除硫酸铜中毒。”
这是一种解释哑泉的说法。
我在桂北农村插队时,常外出当民工,开山劈路,修渠引水,自然开阔了眼界,接触过桂北的哑泉、温泉、冷泉、喊泉、矿泉、桃花泉、珍珠泉、含羞泉、鸣弦泉……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见。我们如今比较常的温泉、矿泉、冷泉,很有些相似《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灭泉、黑泉、柔泉,只是温泉不象灭泉之类具有毒性、烈性,这晨就不多谈论别的奇泉怪水了,我们专此论及哑泉一事。
如今,我们相当多的国人是没见过哑泉的。哑泉一般出在茂密丛林绿荫下的山涧深处,水色透明,极为清净,盛夏之日过此,直觉得清凉风爽,望水而思痛饮,并且此水水味甘甜醇美。我插队当民工时,见过桂北越城岭上的哑泉,当时很想痛饮几口,每每被生产队社员劝阻、吓唬,都说人吃了轻则变哑巴,重则立即丧命泉边,而牛羊喝了此水,只能引颈嘶鸣,叫不出声音。当地百姓传说,哑泉主要是绿荫中隐匿的毒蛤蟆、虫蛇身上分泌出的剧毒液浸入水中变的。好多年以后,我请教一些地质、生物方面的专家,他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哑泉主要是水中含有砷矿物质,或是山上有砷矿脉床,山水冲刷而下砷元素,导致水中有毒。所谓砷,我们民间叫砒霜,是一种灰白色有光泽的晶体,它味甘、性毒;除有害于人、畜外,它亦可制作硬质合金;它还可以用于杀虫、医疗……砷可以溶解于水中,而含有砷的水是透明无色的,且味道甘甜。一般的哑泉,包括《三国演义》中描叙的哑泉,仅含有一定数量的砷元素,不会一下致人于死命,但却可以使人舌头、咽喉中毒麻痹而发不出声,讲不出话。假若水中含砷量过大,那人吃了此水就会七窍流血而毙命。只要人饮哑泉水不死,我们就有办法解毒,救命于危难。我认为这后一种解释,比较合情合理,能使哑泉原理成立。
下面就介绍两则哑泉中毒的解药秘方:
秘方之一:
取蛇莓(又名蛇泡泡),去掉鲜果,用量50克,加生绿豆100克,共捣烂一并冲水服。
秘方之二:
取生甘草(干甘草亦可,但份量加至200克)100克,煎成浓汁饮用,即可解此毒性。如果中毒很深的人,再取甘草汁加生羊血半碗,汁、血和匀吞饮,导致患者呕吐。如果患者饮后不吐,说明剧毒甚深,且已进入腹中,患者必然深感五脏欲裂,腹痛难忍,那么,立即取用大黄100克,生甘草25克,白矾50克,当归150克,共同煎水成汁,连饮数碗,便导致大泻。大泻之后,患者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