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在大陆放映后,一时间神州大地四面八方掀起了一股股“黄蓉热”。剧中女主人公黄蓉的扮演者,乃是港台颇富盛名的影视新星翁美玲,她简直把那个聪明刁蛮、任性鬼精的黄蓉演得活灵活现,著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翁美玲成了亿万大陆观众喜爱的影星。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黄蓉热”,简直把大陆一批批青年男、女灼得火烧火燎,神魂颠倒!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5月14日,“黄蓉热”尚未在大陆降温,翁美玲竟与世长辞。一时常引得海内外的影迷们悲痛欲绝,叹息扼腕。许多宣传机构认为她是情场失恋(或失意)看破红尘而自杀的。但知内情者认为此说无道理,他们举例说明翁美玲不是自杀,而是被人整治、放蛊而亡。理由一是翁美玲临死前一星期,还悲伤地对好朋友说,她可能被人放了蛊,因为有人扬言要整蛊她;其二,从翁美玲死前的症状看,她面目黄肿,头发变黄脱落,身上出现红斑,脸上、颈上出现青条斑,且神智显得迷惘、痴傻……这一切症状,均是中蛊者临死前的伤病征兆。

看来,翁美玲中蛊之说是可以成立的。那么,蛊毒是什么?

在我国民间流传的中蛊、放蛊故事,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什么放蛊者神通广大,站在几十、几百米外,伸手朝你一指,你便会中蛊!什么你得罪了放蛊者,他可放你一蛊,你家里每天夜晚就闹鬼!甚至放蛊者可放蛊迷人,被迷住的男人,任凭对方使唤当牛做马;而漂亮的女人中了蛊,则听凭放蛊的男人玩弄,且自己跟上门去睡觉……这些均属子虚乌有,哄人吓人而已!

那么,我们又怎么解释这放蛊、中蛊的现象?《辞海》云:“蛊,毒害人之物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造蛊者,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取其存者为蛊。故字从虫、从皿。皿,器也。”

我国民间的巫医们造蛊,主要分蛊毒与蛊虫两类。造蛊毒者,大体是收集蜈蚣、蛇蝎、毒蚁、毒蚊、毒蜂、毒蜘蛛等等有毒动物几十上百种,以及采撷多种剧毒植物混和摔碎,再杀公鸡取血,一并放入器皿之中熬煮七七四十九天,便成蛊毒。如果作恶者将浸过蛊毒的物品放到被害者手中,那么被害者一触物品便会中蛊。而蛊虫的制作,主要是取百虫放入瓮中,次年启开,瓮里便只剩一条大虫,大虫已将小虫、弱虫吃尽,自己便浑身是毒,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蛊虫。这是蛊毒与蛊虫的大体制作过程,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细节,如怎样配方?怎样熬制?怎样密封?怎样选取最佳时辰,采用最佳方式进行炮制?等等,这省略不予详细介绍了,以免作恶者读过本书而效法作恶,制蛊、放蛊害人。

中蛊者受了侵害,怎么办?这倒是本节要详尽奉行读者的,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言之是也!李时珍认为: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蛤蟆蛊虫,蛤蟆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那么,不知中何蛊者呢?

秘方之一:

首先,我们要断定自己是否中蛊,怎样辨别呢?这不难,端来一盆水放下,随口吐一泡口水进盆,如果口水是沉下去,说明是中蛊;如果口水浮上来,则不是中蛊。中蛊者,取巴豆(去心皮而熬)10颗,豉(熬过)半升,釜底墨,研粉碎,筛为末,清晨以白酒送服。

秘方之二:

朱砂,藜芦(妙炙),雄黄,马目毒公皂荚(去皮与子炒炙),莽草(炒炙),巴豆(去皮与心而煎熬),以上各取2克,共同捣碎筛末,加蜂蜜和为大豆般丸,每日服三丸,日内见效。

秘方之三:

取生栝蒌根汁一升,搅和酱汁少许,一并温热服下,很快吐出蛊毒,极灵验。

秘方之四:

鼓皮阔五寸,长一尺,蔷薇根五寸,如脚拇指大切细,加水一升,清酒三升,共煮为一升服用,去毒即愈,顿生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