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9
秒,为您找到
47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苦杏仁
300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苦杏仁的别名有杏仁、北杏仁、山杏仁等。 二、入药部位 苦杏仁的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三...
浙贝母
299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浙贝母,又称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等。 二、入药部位 浙贝母的入药部位是其干燥鳞茎。 三、性味归经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肺、心经...
5.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
297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至于温病,在上古时,原与中风、伤寒统名之为伤寒,是以秦越人《难经》有伤寒有五之说。至仲景著《伤寒论》,知温病初得之治法,原与中风、伤寒皆不同,故于太阳篇首即明分为三项,而于温病复详细论之,此仲景之医学,较上古有进步之处也。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
柴胡
297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柴胡别名包括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因药用部位及生长特性得名,常见于中医典籍与地方药志。 二、入药部位 柴胡以干燥根入药,春、秋二季...
7.太阳病小青龙汤证
297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附:自拟从龙汤方) 《伤寒论》大青龙汤后,又有小青龙汤以辅大青龙汤所不逮。盖大青龙汤为发汗所用,如龙之乘云而致雨。小青龙汤为涤饮所用,如龙之率水以归海,故其汤皆可以青龙名。今于论大青龙汤后,更进而论小青龙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水散为气,气可复凝为水。...
1682. 介绍治牛皮癣效方二则
296
2024-09-1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方一 :将山药200克加明矾50克,放在石板上捣碎成黏状,涂抹在一块白布上,按患处位置用胶布或布条捆、贴好,每晚睡前贴患处。有时发痒,但不要揭开,第二天早晨再换1次,连用1周即可。此秘方曾治愈山东一位患者。 方二 :斑蝥(中药店有售)10克,医用酒精150克,同入瓶内泡1周。用药棉蘸药液擦洗患部,一直擦到起水疱(千万勿用针挑破,到一定程度自破,水即流出),...
1050. 射干煎服治乳糜尿87例,痊愈74例。
295
2024-07-2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配方及用法 :射干适量。病程长及体质壮实者,用射干20~25克;病程短及体弱者,用射干12~15克,煎水适量,每日分3次服。病程长者,酌加川芎9克,赤芍12克;乳糜血尿者,酌加生地15克,仙鹤草15克。 疗效 :87例中临床治愈74例。 按语 :用射干治疗乳糜尿古今本草书籍虽未载,但民间有此单方。用法是射干约10克,切细,与鸡蛋一个搅匀,再加糯米酒一杯(...
6.肺劳喘嗽遗传性证
293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陈林生,江苏浦口人,寓天津一区玉山里,年十八岁。自幼得肺痨喘嗽证。 病因 因其令堂素有肺痨病,再上推之,其外祖母亦有斯病。是以自幼时,因有遗传性亦患此病。 证候 其证,初时犹轻,至热时即可如常人,惟略有感冒即作喘嗽。治之即愈,不治则两三日亦可自愈。至过十岁则渐加重,热时亦作喘嗽,冷时则甚于热时,服药亦可见轻,旋即反复。至十六七岁时,病又加剧,屡次服药...
10.犹龙汤
293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 连翘(一两) 生石膏(六钱,捣细) 蝉蜕(二钱,去足土) 牛蒡子(二钱,炒捣) 喘者,倍牛蒡子。胸中疼者加丹参、没药各三钱。胁下疼者,加柴胡、川楝子各三钱。 按:用连翘发汗,必色青者方有力。盖此物嫩则青,老则黄。凡物之嫩者,多具生发之气,故凡发汗所用之连翘,...
山茱萸
292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山茱萸的别名有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山萸肉 等。 二、入药部位 山茱萸的入药部位为其干燥成熟果肉 。通常在秋季果实...
1..
«
8
9
10
11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