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306 秒,为您找到 628 个相关结果.
  • 2.荡痰加甘遂汤

    治前证,顽痰凝结之甚者,非其证大实不可轻投。其方,即前方加甘遂末二钱,将他药煎好,调药汤中服。 凡用甘遂,宜为末,水送服。或用其末,调药汤中服。若入汤剂煎服,必然吐出。又凡药中有甘遂,不可连日服之,必隔两三日方可再服,不然亦多吐出。又其性与甘草相反,用者须切记。 按:甘遂性猛烈走窜,后世本草,称其以攻决为用,为下水之圣药。痰亦水也,故其行痰之力,亦百倍于...
  • 地肤

    (《本经》上品) 〖释名〗地葵(《本经》)地麦(《别录》)落帚(《日华》)独帚(《图经》)王蔧(《尔雅》)王帚(郭璞)扫帚(弘景)益明(《药性》)涎衣草(《唐本》)白地草(《纲目》)鸭舌草(《图经》)千心妓女(《土宿本草》。〔时珍曰〕地肤、地麦,因其子形似也。地葵,因其苗味似也。鸭舌,因其形似也。妓女,因其枝繁而头多也。益明,因其子功能明目也。子落则老,茎...
  • (《本经》中品) (校正:《别录》另出羊乳,今并为一) 〖释名〗羖(亦作[羊古])。羝(音低)羯(〔时珍曰〕《说文》云:羊字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似也。董子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牡羊曰羖,曰羝;牝羊曰[羊字],曰牂,(音臧)白曰羒,黑曰羭。多毛曰羖[羊历],胡羊曰䍲羺,无角曰[羊童],曰䍫。去势曰羯。羊子曰羔,羔五月曰[羊㝉],(音宁...
  • (《本经》上品) 校正:〔志曰〕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时珍曰〕橘从矞,音鹬,谐声也。又云,五色为庆,二色为矞。矞云外赤内黄,非烟非雾,郁郁纷纷之象。橘实外赤内黄,剖之香雾纷郁,有似乎矞云。橘之从矞,又取此意也。 〖集解〗〔《别录》曰〕橘柚生江南及山南山谷,十月采。〔恭曰〕柚之皮厚味甘,不似橘皮味辛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柑。今俗谓橙为柚,...
  • 18.阳明病白虎汤证

    上所论有葛根诸方,皆治阳明在经之病者也。至阳明在腑之病,又当另议治法,其治之主要,自当以白虎汤为称首也。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节载太阳篇)。 按:此脉象浮而且滑,夫滑则为热入里矣,乃滑而兼浮,是其热未尽入里,半在阳明之腑,半在阳明之经也。在经为表,在腑为里,故曰表有热里有寒。《内经》谓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谓人之伤...
  • 金樱子

    270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配伍禁忌 饮食禁忌 八、炮制 炮制方法 炮制目的 九、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金樱子的别名包括刺榆子、金罂子、山石...
  • 63.山楂解

    山楂味至酸微甘,性平,皮赤肉红黄,故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能除痃癖癥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疼(俗名儿枕疼)。为其味酸而微甘,能补助胃中酸汁,故能消化饮食积聚,以治肉积尤效。其化瘀之力,更能蠲除肠中瘀滞,下痢脓血,且兼入气分以开气郁痰结,疗心腹疼痛。若以甘药佐之(甘草蔗糖之类,酸甘相合,有甲己化土之义),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 ...
  • 天名精

    (《本经》上品) 校正:(〔时珍曰〕据苏、沈二说,并入《唐本》鹤虱,《开宝》地菘,《别录》有名未用埊松) 〖释名〗天蔓菁(《别录》)天门精(《别录》)地菘(《别录》)地菘(《别录》。埊与地同)玉门精(《别录》)麦句姜(《本经》)蟾蜍兰(《别录》)蛤蟆蓝(《本经》)蚵蚾草(《纲目》)豕首(《本经》)彘颅(《别录》)活鹿草(《异苑》)刘[木画]草([木画]音...
  • 大麻

    (《本经》上品) 〖释名〗火麻(《日用》) 黄麻(俗名) 汉麻(《尔雅翼》) 雄者名粆麻(《诗疏》) 牡麻(同上) 雌者名苴麻(同上) 茡麻(音字) 花名麻蕡(《本经》) 麻勃(〔时珍曰〕麻从两㗇在广下,象屋下派麻之形也。㗇音派,广音俨。余见下注。云汉麻者,以别胡麻也) 〖集解〗〔正误〕〔《本经》曰〕麻蕡一名麻勃,麻花上勃勃者。七月七日采之良。麻子九月采...
  • 31.答宗弟相臣问右臂疼治法

    据来案云云,臂疼当系因热。而愚再三思之,其原因断乎非热。或经络间因瘀生热,故乍服辛凉之品似觉轻也。盖此证纯为经络之病,治之者宜以经络为重,而兼顾其脏腑,盖欲药力由脏腑而达经络也。西人治急性关节疼痛,恒用阿斯必林。然用其药宜用中药健运脾胃通行经络之品辅之。又细阅素服之方皆佳,所以不见效者,大抵因少开痹通窍之药耳。今拟一方于下。 于白术(此药药房中多用麸炒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