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4
秒,为您找到
59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周序
176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着本草者,代有明哲矣,而求道者必推本于神农,以为神圣之至诚尽性,其兴物以全民,义至精而用至大也。历三代之世以迄秦汉,守其书而传习之,盖无敢违其教者。自陶贞白杂入《名医别录》,朱墨分书,其书无传本矣。至宋以降,朱墨互淆,其书无真本矣。纷纭散乱,千有余岁,好古者乃欲一一收拾以复其旧,亦难矣哉。故灵胎徐氏有《本草百种录》,修园陈氏有《本草经读》,各于经旨有所发明。...
1190. 荷叶茶是天然减肥良药
175
2024-08-1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许多人为了减肥 而借助某种化学药品,或超度抑制食欲,这样做往往带来不良反应。前些天我偶然从岳父收藏的医药书籍内看到一本名为《金峨的房药录》一书,从中得到一个天然的减肥验方——荷叶茶。 荷叶清香无毒,中医认为其消暑利湿、健脾退肿。《本草纲目》说它能“生发气”,“散淤血”,“消水肿、痈肿”。如与丝瓜络同煎,除减肥外,不可防止痤疮。 配方及用法 :荷叶15克(...
58.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175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脑充血病之说倡自西人,而浅见者流恒讥中医不知此病,其人盖生平未见《内经》者也。尝读《内经》至调经论,有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云云,非即西人所谓脑充血之证乎?所有异者,西人但言充血,《内经》则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盖血必随气上升,此为一定之理。而西人论病皆得之剖解之余,是以但见血充脑中,而不知辅以理想以深究病源,故但名为...
大麻
175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火麻(《日用》) 黄麻(俗名) 汉麻(《尔雅翼》) 雄者名粆麻(《诗疏》) 牡麻(同上) 雌者名苴麻(同上) 茡麻(音字) 花名麻蕡(《本经》) 麻勃(〔时珍曰〕麻从两㗇在广下,象屋下派麻之形也。㗇音派,广音俨。余见下注。云汉麻者,以别胡麻也) 〖集解〗〔正误〕〔《本经》曰〕麻蕡一名麻勃,麻花上勃勃者。七月七日采之良。麻子九月采...
49.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172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伤寒论》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陈古愚曰:下重者,即《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之旨也。白头翁临风偏静,特立不挠,用以为君者,欲平走窍之火,必先定摇动之风也。秦皮浸水青蓝色,得厥阴风木之化,故用为臣,以黄连、黄柏为佐...
地黄
171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芐(音户)芑(音起)地髓(《本经》。《大明》曰〕生者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入药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时珍曰〕《尔雅》云:芐,地黄。郭璞云,江东呼为芐。罗愿云:芐以沉下者珍为贵,故字从下) 〖集解〗〔《别录》曰〕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弘景曰〕咸阳即长安也。生渭城者...
茯苓
171
2024-11-0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赤茯苓 〖主治〗破结气。(甄权)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时珍) 茯苓皮 〖主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时珍) 〖发明〗(〔弘景曰〕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俗用甚多,仙方服食亦为至要。云其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炼魄,利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善能断谷不饥。〔宗奭曰〕茯苓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缺也。〔元素曰〕茯苓赤泻白补...
2.逐风汤
170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 生箭芪(六钱) 当归(四钱) 羌活(二钱) 独活(二钱) 全蝎(二钱) 全蜈蚣(大者两条) 蜈蚣最善搜风,贯串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因其节节有脑是以善理神经)。而其性甚和平,从未有服之觉瞑眩者。曾治一媪,年六旬。其腿为狗咬破受风,周身抽掣。延一老医调治,服药十余日,抽掣愈甚。所用之药,每剂中皆有全蝎数钱,佐以...
地肤
169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地葵(《本经》)地麦(《别录》)落帚(《日华》)独帚(《图经》)王蔧(《尔雅》)王帚(郭璞)扫帚(弘景)益明(《药性》)涎衣草(《唐本》)白地草(《纲目》)鸭舌草(《图经》)千心妓女(《土宿本草》。〔时珍曰〕地肤、地麦,因其子形似也。地葵,因其苗味似也。鸭舌,因其形似也。妓女,因其枝繁而头多也。益明,因其子功能明目也。子落则老,茎...
62.常山解
169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常山性凉,味微苦,善消脾中之痰,为治疟疾要药(疟疾皆系脾中多痰,凡久疟胁下有硬块名疟母者,皆系脾胀兼有痰也)。少服则痰可徐消,若多服即可将脾中之痰吐出。为其多服即作呕吐,故诸家本草皆谓其有毒,医者用之治疟,亦因此不敢多用,遂至有效有不效。若欲用之必效,当效古人一剂三服之法,用常山五六钱,煎汤一大盅,分五六次徐徐温饮下,即可不作呕吐,疟疾亦有八九可愈。 民纪...
1..
«
8
9
10
11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