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9 秒,为您找到 120 个相关结果.
  • 21.朴硝、硝石解

    朴硝味咸,微苦,性寒,禀天地寒水之气以结晶,水能胜火,寒能胜热,为心火炽盛有实热者之要药。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烦躁不眠。且咸能软坚,其性又善消,故能通大便燥结,化一切瘀滞。咸入血分,故又善消瘀血,治妊妇胎殇未下。外用化水点眼,或煎汤熏洗,能明目消翳,愈目疾红肿。《本经》谓炼服可以养生,所谓炼者,如法制为玄明粉,则其性尤良也。然今时之玄明粉,鲜有如...
  • 紫花地丁

    118 2024-11-11 《中药》
    一、功效与作用 二、使用禁忌 三、附图 原态 药材 紫花地丁是传统中药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湿解毒等功效,但需严格遵循用药禁忌,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性寒,归心、肝经,可消除体内热毒,改善热毒引发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痈肿疮毒等症状。常用于治疗痢疾、乳腺炎、...
  • 茵陈

    117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茵陈亦作“茵蔯”,是蒿类植物的一种。 二、入药部位 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一般在春季幼苗高6 - 10cm时采...
  • 桔梗

    (《本经》下品) 〖释名〗白药(《别录》)梗草(《别录》)荠苨(《本经》〔时珍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吴普本草》一名利如,一名符扈,一名房图,方书并无见,盖亦庾辞尔。桔梗、荠苨乃一类,有甜、苦二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苨,而今俗呼荠苨为甜桔梗也。至《别录》始出荠苨条,分为二物,然其性味功用皆不同,当以《别录》为是) 〖集解〗〔《别录》曰〕桔梗生嵩...
  • 17.当归解

    当归味甘微辛,气香,液浓,性温,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其力能升(因其气厚而温)能降(因其味厚而辛),内润脏腑(因其液浓而甘),外达肌表(因其味辛而温)。能润肺金之燥,故《本经》谓其主咳逆上气;能缓肝木之急,故《金匮》当归芍药散,治妇人腹中诸疼痛;能补益脾血,使人肌肤华泽;生新兼能化瘀,故能治周身麻痹、肢体疼痛、疮疡肿疼;...
  • 高良姜

    (《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本草》红豆蔻) 〖释名〗蛮姜(《纲目》)子名红豆蔻(〔时珍曰〕陶隐居言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改为郡。其山高而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作高凉也) 〖集解〗〔时珍曰〕出高良郡,二月、三月采根。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恭曰〕出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者细紧,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
  • 马齿苋

    115 2024-11-11 《中药》
    一、功效与作用 二、用法用量 三、禁忌 四、附图 原态 药材 马齿苋作为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消肿、利尿等功效,但需根据体质谨慎使用,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马齿苋性寒,能清除体内热毒,缓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对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等有显著疗效。其含有的维生素C、生物碱、黄酮类...
  • 檗木

    (《本经》上品) 〖释名〗黄檗(《别录》)根名檀桓(〔时珍曰〕檗木名义未详。《本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谬也) 〖集解〗(《别录》曰檗木生汉中山谷及永昌。〔弘景曰〕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厚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檗,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多...
  • 秦艽

    115 2024-11-11 《中药》
    一、药物属性 二、功效主治 三、临床应用 四、用法用量 五、使用禁忌 六、现代研究 七、附图 原态 饮片 秦艽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祛风湿类中药,以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入药,具有祛风湿、清湿热、退虚热的功效,以下从其药物属性、功效主治、临床应用、配伍禁忌、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解析: 一、药物属性...
  • 石首鱼

    (宋《开宝》) 〖释名〗石头鱼(《岭表录》)鮸养鱼(音免。《拾遗录》)江鱼(《浙志》)黄花鱼(《临海志》干者名鲞鱼,音想。亦作鱶原文为“鱼养”。〔时珍曰〕鲞能养人,人恒想之,故字从养。罗愿云:诸鱼薧干者皆为鲞,其美不及石首,故独得专称。以白者为佳,故呼白鲞。若露风则变红色,失味也) 〖集解〗《志》曰石首鱼,出水能鸣,夜视有光,头中有石如棋子。一种野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