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49
秒,为您找到
14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14. 八月炸
177
2024-03-25
《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
别名 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预知子、腊瓜。 来源 本品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australis (Diels) Rehd. 和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的果实,其根亦可入药。 形态特征 1.白木通 落叶或半常绿木质藤本...
白花蛇舌草
176
2025-07-17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蛇舌草、蛇舌癀、蛇总管、蛇针草、二叶葎、白花十字草、珠仔草、龙吐珠、甲孟草、散草、羊须草、千打捶、鹤舌草...
56.薄荷解
176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少用则凉,多用则热(如以鲜薄荷汁外擦皮肤少用殊觉清凉,多用即觉灼热)。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疼,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瘈疭,头疼目疼,鼻渊鼻塞,齿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
1883. 灵灰散治扁平疣21例均痊愈且不留痕迹
176
2024-09-22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主治 :疥癣湿疮、软疣、扁平疣。 配方及用法 :威灵仙50克,生桑枝120克,生石灰50克。将威灵仙加水800毫升浸泡2小时后用文火煎至200~300毫升,桑枝烧成灰研末,然后把桑枝灰、石灰混合威灵仙煎液摇匀备用。每日擦3~4次。 按语 :威灵仙能解毒消炎,有抗痛风及抗组织胺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桑枝灰性味苦平无毒,功用祛风湿,能治...
57. 用白酒烧红糖可治愈红白痢疾
174
2024-05-03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前几年我害了一块严重的红白痢疾病,一天到晚要进进出出厕所十几次,弄得人难受极了,浑身没有一点儿气力,真是日夜不安。吃了不少药,花了不少钱,用了不少“单方”,结果都无济于事,病情一天比一天厉害,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 后来,听一位老农说一了个验方,即用50毫升白酒,一小撮红糖,将红糖加入酒中,点燃1~2分钟,然后吹灭,待酒冷却后喝下肚,一天3次。我抱着试试的心...
81. 鱼腥草治痢疾效果也很好
174
2024-05-0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夏秋时节,人们因气候火势、饮食不洁,易患痢疾,轻者健康受损,重者危及生命。患了痢疾采用鱼腥草(侧耳根)治疗,效果良好。 配方及用法 :取新鲜鱼腥草一小把,洗净晾干,用木棍捣烂,放入洗净拧干的纱布或毛巾中包好,拧汁服用。白痢在汁中加适量白糖,红痢在汁中加适量红糖,3小时服1次,连服3次见效。 平日就餐时,用鲜鱼腥草调料凉拌食用,可消胀化食,预防腹泻和痢疾病...
高良姜
172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本草》红豆蔻) 〖释名〗蛮姜(《纲目》)子名红豆蔻(〔时珍曰〕陶隐居言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改为郡。其山高而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作高凉也) 〖集解〗〔时珍曰〕出高良郡,二月、三月采根。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恭曰〕出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者细紧,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
83. 地锦草治菌痢治愈率很高
171
2024-05-0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解放军一0四医院采用地锦草浸膏治疗细菌性痢疾 ,一次服用60毫升,治愈率达83.9%,二次服用,治愈率达96%以上。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病发病快,传染性强,患者一天拉脓便血数次,并伴有发烧、肚痛等症状。过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药品,疗程长,副作用多。现在一0四医院把地锦草熬成糖浆,针对不同病人,运用短程疗法,让病人一次服用30~60毫升,1...
肉豆蔻
168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释名〗肉果(《纲目》)迦拘勒(〔宗奭曰〕肉豆蔻对草豆蔻为名,去壳只用肉。肉油色者佳,枯白瘦虚者劣。〔时珍曰〕花实皆似豆蔻而无核,故名) 〖集解〗〔藏器曰〕肉豆蔻生胡国,胡名迦拘勒。大舶来即有,中国无之。其形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珣曰〕生昆仑,及大秦国。〔颂曰〕今岭南人家亦种之。春生苗,夏抽茎开花,结实似豆蔻,六月、七月采。〔时珍曰...
18.芍药解
168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单煮之其汁甚浓)。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为其味酸,故能入肝以生肝血;为其味苦,故能入胆而益胆汁;为其味酸而兼苦,且又性凉,又善泻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痢后重者,皆因肝胆之火下迫),疗目疾肿疼(肝开窍于目)。与当归、地黄同用,则生新血;与桃仁、红花同用,则消瘀血;与甘草同用...
1..
«
8
9
10
1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