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21 秒,为您找到 275 个相关结果.
  • 肉苁蓉

    (《本经》上品) 〖释名〗肉松容(《吴普》)黑司命(《吴普》。〔时珍曰〕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 〖集解〗〔《别录》曰〕肉苁蓉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普曰〕生河西山阴地,丛生,二月至八月采。〔弘景曰〕代郡雁门属并州,多马处便有之,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以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河南间至多。今第一出陇西,...
  • 姑活

    味甘温。 主大风邪气,湿痹寒痛。久服轻身益寿耐老。一名冬葵子(旧在《唐本草》中无毒,今增)。 《名医》曰:生河东。 案水经注解县,引《神农本草》云: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苑之族也;陶宏景云:方药亦无用此者,乃有固活丸,即是野葛,一名,此又名冬葵子,非葵菜之冬葵子,疗体乖异。
  • 蕤核

    (《本经》上品) 〖释名〗白桵(音蕤。〔时珍曰〕《尔雅》:棫,白桵,即此也。其花实蕤蕤下垂,故谓之桵,后人作蕤。柞木亦名棫而物异) 〖集解〗(《别录》曰蕤核生函谷川谷及巴西。〔弘景曰〕今出彭城。大如乌豆,形圆而扁,有文理,状似胡桃核。今人皆合壳用,此应破取仁秤之。〔保升曰〕今出雍州。树生,叶细似枸杞而狭长,花白。子附茎生,紫赤色,大如五味子。茎多细刺。五...
  • 太一余粮

    (《本经》上品) 〖释名〗石脑(《本经》)禹哀(《吴普》) (〔藏器曰〕太一者,道之宗源。太者大也,一者道也。大道之师,即理化神君,禹之师也。师尝服之,故有太一之名。张司空云:还魂石中黄子,鬼物禽兽守之,不可妄得。会稽有地名蓼,出余粮。土人掘之,以物请买,所请有数,依数必得。此犹有神,岂非太一乎?) 〖集解〗〔别录曰〕太一余粮生太山山谷,九月采。〔普曰〕...
  • 桔梗

    (《本经》下品) 〖释名〗白药(《别录》)梗草(《别录》)荠苨(《本经》〔时珍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吴普本草》一名利如,一名符扈,一名房图,方书并无见,盖亦庾辞尔。桔梗、荠苨乃一类,有甜、苦二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苨,而今俗呼荠苨为甜桔梗也。至《别录》始出荠苨条,分为二物,然其性味功用皆不同,当以《别录》为是) 〖集解〗〔《别录》曰〕桔梗生嵩...
  • 药对岁物药品

    立冬之日,菊、卷柏先生,为阳起石、桑螵蛸使,凡十物使,主二百草为之长。立春之日,木兰、射干先生,为柴胡、半夏使,主头痛四十五节。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七节,保神守中。夏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为牡蛎、乌喙使,主四肢三十二节。立秋之日,白芷、防风先生,为细辛、蜀漆使,主胸背二十四节。(〔禹锡曰〕五条出药对中,义旨渊深,非俗所究,而是主统之本...
  • (《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枳壳) 〖释名〗子名枳实(《本经》)枳壳(宋《开宝》〔宗奭曰〕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故张仲景治伤寒仓卒之病,承气汤中用枳实,皆取其疏通、决泄、破结实之义。他方但导败风壅之气,可常服者,故用枳壳,其义如此。〔恭曰〕既称枳实,须合核瓤,今殊不然。〔时珍曰〕枳乃木名。从枳,谐声也。实乃其子,故曰...
  • 紫石英

    (《本经》上品) 〖集解〗〔别录曰〕紫石英生太山山谷,采无时。〔普曰〕生太山或会稽,欲令如削,紫色达头如樗蒲者。〔弘景曰〕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成石,无根,又有青绵石,色亦重黑明澈。又有林邑石,腹里必有一物如眼。吴兴石,四面才有紫色,无光泽。会稽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先时并杂用,今惟采太山最胜。仙经不正用,而俗方重之。〔禹锡...
  • 宋本草旧目录

    〔时珍曰〕旧目不录可也,录之所以存古迹也,又以见三品之混乱,不必泥古也。 新旧药合一千八十二种 三百六十种神农本经(白字) 一百八十二种名医别录(墨字) 一百一十四种唐本先附 一百三十三种今附(开宝所附) 一百九十四种有名未用 八十二种新补 一十七种新定 以上皆宋嘉祐本草所定者。 四百八十八种陈藏器余 二种唐本余 一十三种海药余 八种食疗...
  • 莽草

    味辛温。 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搔(《御览》有疽疮二字),杀虫鱼。生山谷。 《吴普》曰:莽草一名春草,神农辛,雷公桐君苦有毒,生上谷山谷中,或冤句,五月采,治风(《御览》)。 《名医》曰:一名葞,一名春草,生上谷及冤句,五月采叶,阴干。 案《中山经》云: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又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可以毒鱼,《尔雅》云: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