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2 秒,为您找到 211 个相关结果.
  • 1012. 用本秘方治肾炎蛋白尿一般15天可消失

    配方及用法 :黄毛耳草30克,丹参20克,贯众、萆薢各10克,甘草3克。有明显尿路感染症状者加蒲公英25克,尿血明显者加大蓟、茅根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禁忌 :忌高蛋白、高脂肪饮食。 注意 :临床症状消失后,尿检正常,乳糜尿试验阴性,仍需服7~10天后才能停服。 疗效 :一般治疗15天后,尿蛋白消失,乳糜尿转阴性。 荐方人:江西抚州...
  • 8.大便下血(二)

    高福亭,年三十六岁,胶济路警察委员,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 冷时出外办公,寝于寒凉屋中,床衾又甚寒凉遂得斯证。 证候 每日下血数次,或全是血,或兼有大便,或多或少,其下时多在夜间,每觉腹中作疼,即须入厕,夜间恒苦不寐,其脉迟而芤,两尺尤不堪重按,病已二年余,服温补下元药则稍轻,然终不能除根,久之则身体渐觉羸弱。 诊断 此下焦虚寒太甚,其气化不能固摄...
  • 43.治疯犬伤方

    疯犬伤证甚为危险,古方用斑蝥虽能治愈,然百日之内忌见水,忌闻锣声,忌食诸豆,忌行苘麻之地及手摩苘麻,又须切忌房事百日。犯以上所忌,其证仍反复,如此保养甚不易也。歙县友人胡天宗,深悯患此证者不易挽救,曾登《绍兴医报》征求良方。继有江东束子嘉氏登报相告,谓曾用《金匮》下瘀血汤治愈二人。又继有江西黄国材登报相告,谓系异人传授一方,用大蜈蚣一条,大黄一两,甘草一两,...
  • 71. 利福定加黄连素治疗菌痢96例全部有效

    内科医师吴大军、李喜成采用利福定加黄连素治疗急性顽固性菌痢96例,取得了治愈率92%,好转率8%,总有效率100%的好效果。他们的方法是:利福定150毫克/次,上午8时、下行4时各服1次;黄连素0.3克/次,日服3次,连服3天。 利福定原是抗结核药,用于治疗菌痢是一新发现,而且是治疗菌痢的特效药。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表明,痢疾杆菌对利福定的敏感率为100%...
  • 572. 对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K3,一针可消除腹痛。

    腹痛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两种。急性腹痛发病急骤,是十分常见的症状,涉及内、外、妇各科的疾病。多数是因腹腔内脏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致,少数是因脏器功能障碍所致。慢性腹痛指起病缓慢、病程长或急性发病后时发时愈的腹痛。慢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内、外、妇科等疾病均可出现慢性腹痛。 配方及用法 :注射针剂维生素K3 1毫升。取单侧足三里穴,用6号注射针头直刺1~1...
  • 3.小便因寒闭塞

    石玉和,辽宁省公署护兵,年三十二岁,于仲冬得小便不通证。 病因 晚饭之后,食梨一颗,至夜站岗又受寒过甚,遂致小便不通。 证候 病初得时,先入西医院治疗。西医治以引溺管,小便通出,有顷小便复存蓄若干,西医又纳以橡皮引溺管,使久在其中有尿即通出。乃初虽稍利,继则小便仍不出,遂来院中(立达医院)求为诊治。其脉弦细沉微,不足四至,自言下焦疼甚且凉甚,知其小便...
  • 1.临症随笔

    盐山西门里范文焕,年五十余,素有肺痨,发时咳嗽连连,微兼喘促。仲夏末旬,喘发甚剧,咳嗽昼夜不止,且呕血甚多。延医服药十余日,咳嗽呕血,似更加剧,惫莫能支。适愚自沧回籍,求为诊治,其脉象洪而微数,右部又实而有力,视其舌苔白厚欲黄,问其心中甚热,大便二三日一行,诊毕,断曰:此温病之热,盘踞阳明之腑,逼迫胃气上逆,因并肺气上逆,所以咳喘连连,且屡次呕血也。治病宜清...
  • 765. 本秘方治疗肝硬化很有效

    主治 :非血吸虫型、无腹水症的肝硬化。 配方及用法 :活泥鳅(6.5厘米左右长)500克养清水中,煅牡蛎30克,玄明粉15克,丹参30克,虎杖30克,柴胡10克。上药(除活泥鳅外)共研细末待用。每次10克药末撒于泥鳅水中,每日3次,3天换一次水,死者去之,活者留之,9天后可作药用。1)活吞,每次3~5条,每日2次。2)煮熟食,必先煎煅牡蛎15克,去渣留水,...
  • 3.调气养神汤

    治其人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更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其心肝之血,消耗日甚,以致心火肝气,上冲头部,扰乱神经,致神经失其所司,知觉错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而不至于疯狂过甚者。 龙眼肉(八钱) 柏子仁(五钱) 生龙骨(捣碎,五钱) 生牡蛎(捣碎,五钱) 远志(不炙,二钱) 生地黄(六钱) 天门冬(四钱) 甘松(二钱) 生麦芽(三钱) 菖蒲(二钱) 甘草(钱半...
  • 1063. 本秘方治急性膀胱炎30余例,一般2剂症状可消失。

    配方及用法 :采带蒂之泡桐花(即梧桐花,五六月份开花,鲜、干花皆可)20~30个。加水煎煮至适量,将花弃去,一次服下。早、晚各服1剂。 疗效 :治疗30多例,一般2剂后症状消失,小便恢复正常。 荐方人:山西 桑淑贞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