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91
秒,为您找到
18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半枝莲
118
2024-11-11
《中药》
一、植物特征与分布 二、性味归经与功效 三、临床应用 四、用法用量 五、使用注意事项 六、配伍禁忌 七、附图 原态 半枝莲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全草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等功效,但需注意孕妇、体质虚寒者慎用,且存在配伍禁忌。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植物特征与分布 形态特征 :...
墨旱莲
118
2024-11-11
《中药》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饮片性状 附图 原态 饮片 墨旱莲,别名:金陵草、莲子草、旱莲草、旱莲子、白旱莲、猪牙草、旱莲蓬、猢孙头、莲草、墨斗草、墨烟草、墨菜、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墨汁草、节节乌、白田乌草、墨草。为菊科鳢肠属植物鳢肠 Eclipta prostrat...
柏子仁
116
2024-11-11
《中药》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禁忌 炮制 采集加工 炮制方法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饮片性状 附图 原态 药材 柏子仁,别名:柏实、柏子、柏仁、侧柏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心、肾、...
桑叶
116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饮片 一、别名 桑叶无特定广为人知的别名,通常直接以其植物名“桑叶”称呼。 二、入药部位 桑叶的入药部位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三、性味归经 性味 :...
茵陈
116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茵陈亦作“茵蔯”,是蒿类植物的一种。 二、入药部位 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一般在春季幼苗高6 - 10cm时采...
瓜蒌
116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瓜蒌的别名包括栝楼 、果臝 、天瓜 、地楼 、泽巨 、泽冶 、王菩 、药瓜 、吊瓜 等。这些别名反映了其在不同地区或历史文献中的称呼。 二、入药...
豆蔻
115
2024-11-11
《中药》
一、核心功效 二、使用禁忌 三、用法用量 四、现代研究 五、注意事项 六、附图 原态 药材 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中药中常用的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药材,其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以下从功效、禁忌、用法用量、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核心功效 化湿行气 用于湿浊阻滞中焦,症见脘腹胀...
蒲黄
115
2024-11-11
《中药》
一、药性与归经 二、核心功效 三、临床应用 四、用法用量 五、使用禁忌 六、附图 饮片 蒲黄是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止血化瘀、活血通经、利尿通淋、抗炎镇痛等功效,但孕妇、过敏体质者等需禁用,且需注意配伍禁忌与用法用量。以下从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及注意事项展开介绍: 一、药性与归经 性味...
辛夷
115
2024-11-11
《中药》
一、基本信息 二、主要功效 三、临床应用 四、使用注意 五、附图 原态 药材 辛夷是中药中一味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等功效的药材,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来源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别名 :又称木兰、木笔、望春等。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胃经。 二、主要功效 ...
干姜
115
2024-11-11
《中药》
一、功效与主治 二、临床应用 三、使用禁忌 四、用法用量 五、不良反应与应对 六、注意事项 七、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干姜是中药中常用的温里药,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肾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功效,在临床应用和日常调理中均有一定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其禁忌和配伍原则。以下从功效...
1..
«
14
15
16
1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