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63
秒,为您找到
63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麦门冬
215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虋冬(音门)秦名乌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韭(并《别录》)禹韭(《吴普》)禹余粮(《别录》)忍冬(《吴普》)忍凌(《吴普》)不死草(《吴普》)阶前草(〔弘景曰〕根似穬麦,故谓之麦门冬。〔时珍曰〕麦须曰虋,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虋冬,及有诸韭、忍冬诸名,俗作门冬,便于字也。可以服食断谷。故又有余粮、不死...
石龙芮
214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菜部水堇) 〖释名〗地椹(《本经》)天豆(《别录》)石能(《别录》)鲁果能(《别录》)水堇(《吴普》)音谨,又音芹。苦堇(《尔雅》)堇葵(郭璞)胡椒菜(《救荒》)彭根(《别录》。〔弘景曰〕生于石上,其叶芮芮短小,故名。〔恭曰〕实如桑椹故名地椹。〔禹锡曰〕《尔雅》云:啮,苦堇也。郭璞云:即堇葵(苦堇)也。《本草》言味甘,而此云...
秦艽
21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饮片 一、别名 秦胶 (见于《本草经集注》)、秦纠 (出自《唐本草》)、秦爪 (载于《四声本草》)、左秦艽 (张聿青医案)、大艽 、左宁根 (青海药材)、左扭 (...
41.黄连解
213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黄连味大苦,性寒而燥。为苦为火之味,燥为火之性,故善入心以清热。心中之热清,则上焦之热皆清,故善治脑膜生炎,脑部充血,时作眩晕,目疾肿疼,胬肉遮睛(目生云翳者忌用),及半身以上赤游丹毒。其色纯黄,能入脾胃以除实热,使之进食(西人以黄连为健胃药,盖胃有热则恶心懒食,西人身体强壮且多肉食,胃有积热故宜黄连清之),更由胃及肠,治肠澼下利脓血。为其性凉而燥,故治湿热...
菖蒲
213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昌阳(《别录》)尧韭 水剑草(〔时珍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又《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则菖蒲、昌阳又取此义也。《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 〖集解〗〔《别录》曰〕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露根不可用。五月...
25.桂枝解
213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力善宣通,能升大气(即胸之宗气),降逆气(如冲气肝气上冲之类),散邪气(如外感风寒之类)。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治短气,是取其能升也;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麻黄、桂枝、大小青龙诸汤用之治外感,是取其能散也。而《本经》论牡桂(即桂枝),开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气,似又以能降逆气为桂枝之特长,诸家本草鲜有言其能降逆气者,是用桂枝而弃其所长...
胡椒
213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昧履支(〔时珍曰〕胡椒,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实非椒也) 〖集解〗(〔恭曰〕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慎微曰〕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阤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条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
62.常山解
212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常山性凉,味微苦,善消脾中之痰,为治疟疾要药(疟疾皆系脾中多痰,凡久疟胁下有硬块名疟母者,皆系脾胀兼有痰也)。少服则痰可徐消,若多服即可将脾中之痰吐出。为其多服即作呕吐,故诸家本草皆谓其有毒,医者用之治疟,亦因此不敢多用,遂至有效有不效。若欲用之必效,当效古人一剂三服之法,用常山五六钱,煎汤一大盅,分五六次徐徐温饮下,即可不作呕吐,疟疾亦有八九可愈。 民纪...
茜草
212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苗根) 〖释名〗蒨(音茜)茅蒐(音搜)茹藘(音如闾)地血(《别录》)染绯草(《蜀本》)血见愁(《土宿》)风车草(《土宿》)过山龙(《补遗》)牛蔓(〔时珍曰〕按:陆佃云:许氏《说文》言:蒐乃人血所化,则草鬼为蒐,以此也。陶隐居《本草》言东方有而少,不如西方多,则西草为茜,又以此也。陆机云:齐人谓之茜,徐人谓之牛...
木芙蓉
212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校正:并入《图经》地芙蓉) 〖释名〗地芙蓉(《图经》)木莲(《纲目》)华木(《纲目》)杹木(音化)拒霜(〔时珍曰〕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俗呼为杹皮树。相如赋谓之华木。注云:皮可为索也。苏东坡诗云: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苏颂《图经本草》有地芙蓉,云出鼎州,九月采叶,治疮肿,盖即此物也) 〖集解〗...
1..
«
16
17
18
19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