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3 秒,为您找到 412 个相关结果.
  • 酸浆

    (《本经》中品) 校正:(菜部苦耽,草部酸浆、灯笼草,俱并为一) 〖释名〗醋浆(《本经》)苦葴(音针)苦耽(《嘉祐》)灯笼草(《唐本》)皮弁草(《食疗》)天泡草(《纲目》)王母珠(《嘉祐》)洛神珠(同上)小者名苦蘵。(〔藏器曰〕《尔雅》苦葴,寒浆也。郭璞注云:即今酸浆,江东人呼为苦葴。小者为苦蘵,亦呼为小苦耽。崔豹《古今注》云:蘵,一名蘵子,实形如皮弁,...
  • 8.滋阴清燥汤

    治同前证。外表已解,其人或不滑泻,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频吐痰涎,确有外感实热,而脉象甚虚数者。若前证,服滋阴宣解汤后,犹有余热者,亦可继服此汤。其方即滋阴宣解汤,去连翘、蝉蜕。 一妇人,受妊五月,偶得伤寒。三、四日间,胎忽滑下。上焦燥渴,喘而且呻,痰涎壅盛,频频咳吐。延医服药,病未去而转添滑泻,昼夜十余次。医者辞不治,且谓危在旦夕。其家人惶恐,迎愚诊视。其...
  • 远志

    149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远志的别名包括小草、细草、棘菀、绕延草、线茶 等,这些名称多源于其植物形态或药效特点。 二、入药部位 远志以干燥根 入药,通常在春秋两季采挖,去除须根...
  • 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风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哕啘 呃逆 霍乱 泄泻 痢 疟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痿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瘵疰 邪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不眠...
  • 5.期颐饼

    治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结,胸次满闷,胁下作疼。凡气虚痰盛之人,服之皆效,兼治疝气。 生芡实(六两) 生鸡内金(三两) 白面(半斤) 白沙糖(不拘多少) 先将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轧细,过罗。再将鸡内金(中有瓦石糟粕去净,分量还足)轧细,过罗,置盆内浸以滚水,半日许。再入芡实、白糖、白面,用所浸原水,和作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随意食之。然芡实、鸡内...
  • 茈胡(柴胡)

    (《本经》上品) 〖释名〗地熏(《本经》)芸蒿(《别录》)山菜(《吴普》)茹草(《吴普》〔恭曰〕茈是古柴字。(《上林赋》)云茈姜,及(《尔雅》)云茈草,并作此茈字。此草根紫色,今太常用柴胡是也。又以木代系,相承呼为柴胡。且检诸本草无名此者。〔时珍曰〕茈字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之茈皆音紫,茈胡之茈音柴。茈胡生山中,嫩则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芸蒿、山菜、...
  • (《本经》中品) (校正:《拾遗》乌烂蚕及茧卤汁,《嘉祐》蚕蜕,今并为一) 〖释名〗自死者名白僵蚕(〔时珍曰〕蚕从朁,象其头身之形,从䖵,以其繁也。俗作蚕字者,非矣。蚕(音腆),蚯蚓之名也。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故曰白僵。死而不朽曰僵。再养者曰原蚕。蚕之屎曰沙,皮曰蜕,瓮曰茧,蛹曰螝,(音龟),蛾曰罗,卵曰蜕,蚕初出曰䖢,(音苗),蚕纸曰连也) 〖集解〗...
  • 37.肉桂解

    肉桂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为其为树身近下之皮,故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木得桂则枯,且又味辛属金,故善平肝木,治肝气横恣多怒,若肝有热者,可以龙胆草、芍药诸药佐之。《本经》谓其为诸药之先聘通使,盖因其香窜之气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经络腠理,倏忽之间莫不周遍,故诸...
  • 麻黄

    148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麻黄的别名有龙沙、卑相、卑盐、狗骨等。 二、入药部位 麻黄的入药部位是其草质茎。麻黄根与茎功效不同,麻黄根性平、味甘,具有止汗功效,用...
  • 4.吐血兼咳嗽(二)

    孙星桥,天津南开义聚成铁工厂理事,年二十八岁,得吐血兼咳嗽证。 病因 因天津南小站分有支厂,彼在其中经理,因有官活若干,工人短少,恐误日期,心中着急起火,遂致吐血咳嗽。 证候 其吐血之始,至今已二年矣。经医治愈,屡次反复,少有操劳,心中发热即复吐血。又频作咳嗽,嗽时吐痰亦恒带血。肋下恒作刺疼,嗽时其疼益甚,口中发干,身中亦间有灼热,大便干燥。其脉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