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4 秒,为您找到 43 个相关结果.
  • 69.论肠结治法

    肠结最为紧要之证,恒于人性命有关。或因常常呕吐,或因多食生冷及硬物,或因怒后饱食,皆可致肠结,其结多在十二指肠及小肠间,有结于幽门者。其证有腹疼者,有呕吐者,尤为难治。因投以开结之药,不待药力施展而即吐出也。亦有病本不吐,因所服之药行至结处不能通过,转而上逆吐出者。是以治此证者,当使服药不使吐出为第一要着。愚于此证吐之剧者,八九日间杓饮不存,曾用赭石细末五两...
  • 敦复汤

    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野台参(四钱) 乌附子(三钱) 生山药(五钱) 补骨脂(炒捣,四钱) 核桃仁(三钱) 萸肉(去净核,四钱) 茯苓(钱半) 生鸡内金(捣细,钱半) 或问:人之相火生于下焦,而游行于中焦、上焦。夫下焦既为相火所生之地,其处当热于他处,何以...
  •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时珍曰〕自陶弘景以下,唐、宋诸本草引用医书,凡八十四家,而唐慎微居多。时珍今所引,除旧本外,凡二百七十六家。 黄帝素问(王冰注) 唐玄宗开元广济方 天宝单方图 唐德宗贞元广利方 太仓公方 宋太宗太平圣惠方 扁鹊方(三卷) 张仲景金匮玉函方 华佗方(十卷) 张仲景伤寒论(成无己注) 支太医方 张文仲随身备急方 徐文伯方 初虞世古今...
  • 13.龙骨解

    (附:龙齿) 龙骨味淡,微辛,性平,质最黏涩,具有翕收之力(以舌舐之即吸舌不脱,有翕收之力可知),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漓、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泻、小便不禁、女子崩带,皆能治之。其性又善利痰,治肺中痰饮咳嗽,咳逆上气,其味微辛,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之力,故《本经》谓其主泻利脓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癥瘕坚结也。龙齿与龙...
  • 34.干姜解

    干姜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为其味至辛,且具有宣通之力,与厚朴同用,治寒饮杜塞胃脘,饮食不化;与桂枝同用,治寒饮积于胸中,呼吸短气;与黄芪同用,治寒饮渍于肺中,肺痿咳嗽;与五味子同用,治感寒肺气不降,喘逆迫促;与赭石同用,治因寒胃气不降,吐血衄血;与白术同用,治脾寒不能统血,二便下血,或脾胃虚寒,常作泄泻;与甘草同用,能调其辛辣之味,使不刺激...
  • 参赭培气汤

    治膈食(第五期《衷中参西录》第三卷论胃病噎膈治法及反胃治法宜参看) 潞党参(六钱) 天门冬(四钱) 生赭石(轧细,八钱) 清半夏(三钱) 淡苁蓉(四钱) 知母(五钱) 当归身(三钱) 柿霜饼(五钱,服药后含化徐徐咽之) 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主之,亦一气悬之。故人之中气充盛,则其贲门(胃之上口)宽展,自能容受水谷,下通幽门(胃之下口)以及小肠大肠...
  • 67.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

    《内经》厥论篇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此阳明指胃腑而言也。盖胃腑以熟腐水谷,传送饮食为职,其中气化原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或循阳明之经络上行,而成衄血之证。是以《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也。由此知,无论其证之或虚或实,或凉或热,治之者,皆当以降胃之品为主。而降胃之最有力者,莫赭石若...
  • 17.答台湾严坤荣代友问痰饮治法

    详观来案,知此证乃寒饮结胸之甚者。拙著《衷中参西录》理饮汤,原为治此证的方,特其药味与分量宜稍为变更耳。今拟一方于下,以备采择。方用生箭芪一两,干姜八钱,于术四钱,桂枝尖、茯苓片、炙甘草各三钱,厚朴、陈皮各二钱,煎汤服。方中之义,用黄芪以补胸中大气,大气壮旺,自能运化水饮,仲景所谓“大气一转,其气(指水饮之气)乃散”也,而黄芪协同干姜、桂枝,又能补助心肺之阳...
  • 5.通变白头翁汤

    治热痢下重腹疼,及患痢之人,从前曾有鸦片之嗜好者。 生山药(一两) 白头翁(四钱) 秦皮(三钱) 生地榆(三钱) 生杭芍(四钱) 甘草(二钱) 旱三七(轧细,三钱) 鸭蛋子(去皮拣成实者,六十粒) 上药共八味,先将三七、鸭蛋子用白蔗糖水送服一半,再将余煎汤服。其相去之时间,宜至点半钟。所余一半,至煎汤药渣时,仍如此服法。 《伤寒论》治厥阴热痢下重者,有...
  • 5.肠结腹疼

    李连荣,天津泥沽人,年二十五岁,业商,于仲春得腹结作疼证。 病因 偶因恼怒触动肝气,遂即饮食停肠中,结而不下作疼。 证候 食结肠中,时时切疼,二十余日大便不通。始犹少进饮食,继则食不能进,饮水一口亦吐出。延医服药,无论何药下咽亦皆吐出,其脉左右皆微弱,犹幸至数照常,按之犹有根柢,知犹可救。 疗法 治此等证,必止呕之药与开结之药并用,方能直达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