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1 秒,为您找到 475 个相关结果.
  • 484. 我生食大蒜治好30余年的胃病

    我患胃病 已30余年,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窦炎(上皮细胞增生),多年来求治于中、西医仍缠绵不愈。最近试食生大蒜 两月余,胃病竟获康复。胃胀、胃痛消失,食欲大增,胃镜生化检查均正常,困扰我几十年的胃疾就这样痊愈了。 方法 :每天晚餐取两瓣生大蒜,去皮洗净捣烂后和着稀饭食下(能生嚼则更好),餐毕漱口及口嚼茶叶,以解除口中异味。(金玉华) 百姓验证 :云南昆...
  • 牡丹皮

    737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等。其名称多样,多与植物形态、产地或药用特性相关。 二、入药部位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
  • 党参

    721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党参的别名包括潞党参、台党参、防风党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 等。 二、入药部位 党参的入药部位为干燥根 。 三、性味归经 性味 :甘...
  • 历代诸家本草

    神农本草经〔掌禹锡曰〕旧说《本草经》三卷,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唐李世等以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又疑所载郡县有后汉地名,似张机、华佗辈所为,皆不然也。按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盖...
  • 地黄

    65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别名 地黄有多个别名,如芐、地髓、生地、干地黄、怀庆地黄等。这些...
  • 68.论痢证治法

    (附:开胃资生丹) 唐容川曰:《内经》云: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下迫与吐酸同言,则知其属于肝热也。仲景于下利后重便脓血者,亦详于厥阴篇中,皆以痢属肝经也。盖痢多发于秋,乃肺金不清,肝木遏郁。肝主疏泄,其疏泄之力太过,则暴注里急,有不能待之势。然或大肠开通,则直泻下矣。乃大肠为肺金之腑,金性收涩,秋日当令,而不使泻出,则滞塞不得快利,遂为后重。是以治...
  • 812. 应用三叶鬼针草治疗高血压有效率100%

    提供三叶鬼针草治疗高血压方的人,是韦绍群同志。他原是广西融水县组织部干部,离休后研究鬼针草达8年之久。他亲自种药、栽培、收割、制药、留种,然后再制成的药和种寄给全国各地的患者。他就是这一方药的受益者,自己服药后,血压平衡,自觉症状良好,食欲增加,睡眠明显好转。过去走路困难,现在走很远的路也不费劲了。 据来信反映,全国数百名患者服药后,一致认为韦绍群推荐的“...
  • 65.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反胃治法

    (附:变质化瘀丸) 噎膈之证,方书有谓贲门枯干者,有谓冲气上冲者,有谓痰瘀者,有谓血瘀者。愚向谓此证系中气衰弱,不能撑悬贲门,以致贲门缩如藕孔(贲门与大小肠一气贯通,视其大便若羊矢,其贲门大小肠皆缩小可知),痰涎遂易于壅滞,因痰涎壅滞冲气更易于上冲,所以不能受食。向曾拟参赭培气汤一方,仿仲景旋覆代赭石汤之义,重用赭石至八钱,以开胃镇冲,即以下通大便(此证大...
  • 82. 我应用旱莲草治痢疾效果佳

    民间流传着以单味旱莲草泡水口服治菌痢的方法,其效果之佳绝不逊色于氟哌酸、磺胺类药及芍药汤等方药,常常只需服用2~3次即可治愈。 例一 :患者陈某,男,25岁,农民。患者2日前因进食不洁而腹痛,里急后重,解黏液便带少量脓血,日十余次,肛门灼热,伴口干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大便常规检查提示为细菌性痢疾。立即将干旱莲草30克加热开水300毫升,泡15...
  • 370. 我用本条药方治好了30多年的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

    甘肃省中医院的老中医杨先生,从医40多年,提供一个民间流行的治疗哮喘效方 ,介绍如下: 有一位成年女性,工人,自幼患哮喘 。实践读书时,于夏秋间游泳后,病势加剧。10余年来,病与日增,虽正年富力强,但常喘声吼吼痰辘辘,俨若老人之状。不论冬夏,哮喘一发,吼吼辘辘,声闻数武,抬肩喘息,咳嗽不绝,气憋面赤,汗出溱溱,痰涎上涌,涕泗滂沱,擦颈捶胸,坐卧不宁,急躁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