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66
秒,为您找到
41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黄精
14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黄精在中药领域有“黄土之精”等雅称,象征其滋养特性,但更常见的别名在传统文献中较少提及,通常以“黄精”为正式名称使用。 二、入药部位 黄精的入...
补骨脂
14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补骨脂的别名包括破故纸、胡韭子,其名称源于果实入药特性及形态特征。 二、入药部位 补骨脂的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传统用法以整...
42.黄芩解
144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黄芩味苦性凉,中空像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色黄属土,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澼下利脓血。又因其色黄而微青,青者木色,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大、小柴胡汤皆用之)。为其中空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为其中空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治肺病、肝胆病、...
2.镇风汤
143
2024-03-23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小儿急惊风。其风猝然而得,四肢搐搦,身挺颈痉,神昏面热,或目睛上窜,或痰涎上壅,或牙关紧闭,或热汗淋漓。 钩藤钩(三钱) 羚羊角(一钱,另炖兑服) 龙胆草(二钱) 青黛(二钱) 清半夏(二钱) 生赭石(轧细,二钱) 茯神(二钱) 僵蚕(二钱) 薄荷叶(一钱) 朱砂(二分,研细送服) 磨浓生铁锈水煎药。 小儿得此证者,不必皆由惊恐,有因外感之热,传入阳...
5.劳热咳嗽
142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邻村许姓学生,年十八岁,于季春得劳热咳嗽证。 病因 秉性刚强,校中岁底季考,未列前茅,于斯发愤用功,劳心过度;又当新婚之余,或年少失保养,迨至春阳发动,渐成劳热咳嗽证。 证候 日晡潮热,通夜作灼,至黎明得微汗其灼乃退。白昼咳嗽不甚剧,夜则咳嗽不能安枕。饮食减少,身体羸瘦,略有动作即气息迫促。左右脉皆细弱,重按无根,数逾七至。夫脉一息七至,即难挽回,况...
金樱子
141
2024-11-11
《中药》
一、功效与作用 二、使用禁忌 三、用法用量 四、附图 原态 药材 金樱子是传统中药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等功效,但存在禁忌人群与配伍限制,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功效与作用 固精缩尿 金樱子酸涩收敛,可固精室、缩小便,对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
天门冬
141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虋冬(音门)颠勒(《本经》)颠棘(《尔雅》)天棘(《纲目》)万岁藤(〔禹锡曰〕按:《尔雅》云:蔷蘼,虋冬。注云:门冬也,一名满冬。《抱朴子》云:一名颠棘,或名地门冬,或名筵门冬。在东岳名淫羊藿,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勒,在越人名浣草。虽处处有之,其名不同,其实一也。别有百部草,其...
294. 祖传肺炎汤治疗各型肺炎均有效
141
2024-05-1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主治 :病毒性肝炎、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麻疹合并肺炎。 配方及用法 :麻黄4克,甜杏仁12克,冬花12克,紫菀12克,石膏40~90克,生甘草6克,桔梗12克,鱼腥草30克,地龙12克,半夏12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凤凰衣6克,柴胡12克,黄芩20克,生姜3片。上药煎前先浸泡40分钟,文火水煎30分钟,头煎取汁150毫升,二煎取汁150毫升,二煎...
23.麻黄解
141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麻黄味微苦,性温,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故《本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诸证,又谓其主咳逆上气者,以其善搜肺风兼能泻肺定喘也。谓其破癥瘕积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探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腑,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是以伤寒少阴病用之)...
27.答刘希文问七伤
141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一)大饱伤脾:因脾主运化饮食,饮食太饱,脾之运化力不足以胜之,是以受伤。其作噫者,因脾不运化,气郁中焦,其气郁极欲通,故噫以通之;其欲卧者,因脾主四肢,脾伤四肢酸懒,是以欲卧;其色黄者,因脾属土,土色黄。凡人之五脏,何脏有病,即现何脏所属之本色。此四诊之中,所以望居首也。 (二)大怒气逆伤肝:因肝属木,木之条上达,木之根下达。为肝气能上达,故能助心气之宣...
1..
«
19
20
21
22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