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1
秒,为您找到
59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天门冬
135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虋冬(音门)颠勒(《本经》)颠棘(《尔雅》)天棘(《纲目》)万岁藤(〔禹锡曰〕按:《尔雅》云:蔷蘼,虋冬。注云:门冬也,一名满冬。《抱朴子》云:一名颠棘,或名地门冬,或名筵门冬。在东岳名淫羊藿,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勒,在越人名浣草。虽处处有之,其名不同,其实一也。别有百部草,其...
银膏
135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集解〗〔恭曰〕其法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合炼有法。〔时珍曰〕今方士家有银脆,恐即此物也。 〖气味〗辛,大寒,有毒。 〖主治〗热风,心虚惊悸,恍惚狂走,膈上热,头面热,风冲心上下,安神定志,镇心明目,利水道,治人心风健忘,亦补牙齿缺落。(苏恭)
刘寄奴草
135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金寄奴(《大明》)乌藤菜(《纲目》。〔时珍曰〕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州,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反。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郑...
49.枸杞子、地骨皮解
135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久服之,延年益寿,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乃因古有隔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谚,遂疑其能助阳道,性或偏于温热。而愚则谓其性决不热,且确有退热之功效,此从细心体验而得,原非凭空拟议也。 愚自五旬后,脏腑间阳分偏盛,每夜眠时,无论冬夏床头置凉水一壶,每醒一次,觉心中发热,即饮凉水数口,至...
蘋
134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吴普本草》) 〖释名〗苤菜(《拾遗》)四叶菜(《卮言》)田字草(〔时珍曰〕蘋本作薲。《左传》蘋苹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则薲有宾之之义,故字从宾。其草四叶相合,中折十字,故俗呼为四叶菜、田字草、破铜钱,皆象形也。诸家《本草》皆以蘋注水萍,盖由蘋、萍二字,音相近也。按:韵书:蘋在真韵,蒲真切;萍在庚韵,蒲经切。切脚不同,为物亦异。今依《吴普本...
藜
134
2024-10-2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释名〗莱(《诗疏》)红心灰藋(《玉册》)鹤顶草(《土宿本草》)胭脂菜(详下文)。 〖集解〗〔时珍曰〕藜处处有之。即灰藋之红心者,茎、叶稍大。河朔人名落藜,南人名胭脂菜,亦曰鹤顶草,皆因形色名也。嫩时亦可食,故昔人谓藜藿与膏粱不同。老则茎可为杖。诗云:南山有台,北山有莱。陆机注云:莱即藜也。初生可食。谯、沛人以鸡苏为莱,三苍以茱萸为莱,皆名...
石钟乳
134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味甘温。 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御览》引云,一名留公乳,《大观本》,作一名公乳,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钟乳,一名虚中,神农辛,桐君黄帝医和甘,扁鹊甘无毒(《御览》引云李氏,大寒)。生山谷(《御览》引云,太山山谷)。阴处岸下,溜汁成(《御览》引作溜汁所成聚),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阴干(凡《吴普》本...
通草
134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木通(《士良》)附支(《本经》)丁翁(《吴普》)万年藤(甄权子名燕覆〔时珍曰〕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宋《本草》混注为一,名实相乱,今分出之) 〖集解〗〔《别录》曰〕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阳。正月、二月采枝,阴干。〔弘景曰〕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
铁
134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别录》 生铁,《拾遗》 劳铁) 〖释名〗黑金(《说文》)乌金 (〔时珍曰〕铁,截也,刚可截物也。于五金属水,故曰黑金) 〖集解〗〔别录曰〕铁出牧羊平泽及祊(祊:原作枋,《政和本草》卷四铁条作祊,且注音为伻,乃古邑名,因改)城,或析城,采无时。〔弘景曰〕生铁是不破鑐,枪、釜之类。钢铁是杂炼生鑐,作刀、镰者。鑐音柔。〔颂曰〕...
钩吻
133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御览》作肠) 味辛温。 主金创乳痓,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注(旧作,《御览》作注,是)蛊毒。一名野葛。生山谷。 《吴普》曰:秦钩肠一名毒根,一名野葛,神农辛,雷公有毒杀人,生南越山,或益州,叶如葛,赤茎大如箭、方、根、黄,或生会稽东冶,正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傅高山,及会稽东野。 案《广雅》云:莨钩吻也。《淮南子》说林训云:蝮...
1..
«
19
20
21
22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