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7 秒,为您找到 337 个相关结果.
  • 巴豆

    (《本经》下品) 〖释名〗巴菽(《本经》)刚子(《炮炙》)老阳子(〔时珍曰〕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宋本草》一名巴椒,乃菽字传讹也。雷斅《炮炙论》又分紧小色黄者为巴,有三棱色黑者为豆,小而两头尖者为刚子。云巴与豆可用,刚子不可用,杀人。其说殊乖。盖紧小者是雌,有棱及两头尖者是雄。雄者峻利,雌者稍缓也。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参、术亦能为害...
  • 34.干姜解

    干姜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为其味至辛,且具有宣通之力,与厚朴同用,治寒饮杜塞胃脘,饮食不化;与桂枝同用,治寒饮积于胸中,呼吸短气;与黄芪同用,治寒饮渍于肺中,肺痿咳嗽;与五味子同用,治感寒肺气不降,喘逆迫促;与赭石同用,治因寒胃气不降,吐血衄血;与白术同用,治脾寒不能统血,二便下血,或脾胃虚寒,常作泄泻;与甘草同用,能调其辛辣之味,使不刺激...
  • 237. 壁虎尾巴治骨结核性瘘管见效快

    配方及用法 :守宫(即壁虎)尾巴,放在瓦片上烤干,研成粉末备用(无须消毒)。使用时,清洁创面后,将药粉撒在瘘管基底部,瘘管需填满,稍加压力,创面用纱布包扎,一般2天换药一次。 疗效 :治疗8例结核性及慢性感染性瘘管,均治愈。一般用药2~3次后即有明显效果。治疗天数最短14天,最长30天。 百姓验证 :朱某,男,20岁。右骶髂关节处有一鸡蛋大隆起物,伴午后...
  • 15.驳方书贵阳抑阴论

    尝思一阴一阳,互为之根,天地之气化也。人禀天地之气化以生,即人身各具一小天地,其气化何独不然。是以人之全身,阴阳互相维系,上焦之阳藏于心中血,中焦之阳涵于胃液,下焦之阳存于肾水,凡心血、胃液、肾水皆阴也。充类言之,凡全身津液脂膏脉腺存在之处,即元阳留蓄之处。阳无阴则飞越,阴无阳则凝滞。阳盛于阴则热,阴盛于阳则冷。由斯知阴阳偏盛则人病,阴阳平均则人安,阴阳相维...
  • 235. 巴豆猪脚治骨结核和骨髓炎很有效

    配方及用法 :巴豆(去壳取仁)60克,猪脚1对。小儿及体弱者减半。将巴豆仁用纱布包好,同猪脚置于大瓦钵内,加水3000毫升,炖至猪脚熟烂,浓缩至800毫升,除去巴豆仁和猪脚骨,不加盐,每日分2次空腹服。如未痊愈,每隔1周再服1剂,可连服10~20剂。适用于急慢性骨髓炎、骨结核、多发性脓疡。属急性或未破溃者,可单服此方;破溃流脓者,除服本方外,还应用红升丹纸条...
  • (《本经》中品) (校正:《别录》上品牛乳,《拾遗》犊脐屎,今并为一) 〖释名〗〔时珍曰〕按许慎云:牛,件也。牛为大牲,可以件事分理也。其文象角头三、封及尾之形。《周礼》谓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内则疑应为“经”》谓之一元大武。元,头也。武,足迹也。牛肥则迹大。《犹史记》称牛为四蹄,今人称牛为一头之义。梵书谓之瞿摩帝。牛之牡者...
  • 1303. 萝卜冰片塞鼻治剧烈偏头痛效果较好

    配方及用法 :红皮白心萝卜一个,削如手指大小。用竹针在萝卜上端刺一小孔,孔内放冰片末少许。右侧头痛塞右鼻孔,左侧头痛塞左鼻孔,吸气3分钟。 疗效 :立即见效。 荐方人:黑龙江哈尔滨 王长春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
  • 1278. 用伤湿止痛膏贴脐治晕车效果好

    为什么会发生晕车呢?这是因为有些人的内耳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当乘车时,由于直线变速运动、颠簸、摆动或旋转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出现前庭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晕车。 我用伤湿止痛膏贴脐治疗老年旅游晕动病56例,54例有效,有效率达96%。 方法 :乘车或乘船前先用温水洗净脐部皮肤,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贴于脐部。 脐位于腹部正中,为任脉神阙穴所在部位,与督...
  • 805. 黄胡六金汤治胆结石效果很好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管)发生结石的疾病,多发生中老年人,40岁以上中年人发病率达24.7%,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达70%左右,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4倍。 典型的胆石症主要症状是右上腹阵阵疼痛似刀绞,痛感放射至右背及肩部,恶心呕吐,皮肤或眼白发黄,严重患者大便灰白、发热、打寒战。 胆石症不仅给人们的肉体和精神造成痛苦,且易并发急性化脓性梗...
  • 104. 巴豆雄黄贴耳郭治疟疾5000例很有效

    配方及用法 :巴豆、雄黄各等份。将巴豆去壳、去油制成巴豆霜,研末,雄黄亦研末,均匀拌和,贮瓶中备用。同时取绿豆大小的药粉放在1.5平方厘米的胶布中心,于疟疾发作前5~6小时贴于耳郭处上方乳突部位,7~8小时后撕下,可见小水疱,是正常反应,不用处理。 疗效 :治疗5000例疟疾发作病人,随访250例,一次控制症状发作者210例,近控率为84%。 引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