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23 秒,为您找到 344 个相关结果.
  • 230. 壁虎治骨结核12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 :壁虎,焙干,研为细末,储瓶备用。每次口服1克,每日3次,长期服用。 疗效 :治疗12例,痊愈8例,好转4例。 百姓验证 :刘某,女,44岁。经某医院两次X线拍片确诊为第10~11胸椎结核。用异烟肼、链霉素治疗无效,下肢瘫痪8个多月,胸椎10~11处有一碗口大的冷性脓肿,溃破流脓。内服上药6个月余,伤口愈合,下肢瘫痪逐渐消失。 引自:198...
  • 89.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尝思用药所以除病,所服之药病当之,非人当之也(惟用药不对病者则人当之而有害矣)。乃有所用之药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间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他,药不胜病故也。病足以当其药而绰有余力,药何以能除病乎?愚感于医界多有此弊,略举前贤之医案数则、时贤之医案数则及拙治之医案数则,以贡诸医界同人。 明李士材治鲁藩阳极似阴证,时方盛暑,寝门重闭,密设毡帷,身复貂被,...
  • 754. 单服松脂半月可治愈肝溃疡穿孔

    乡村一男子,患肝痛,溃破,医治五年不愈,溃穿孔,日出臭水一碗多,口吐脓血,臭气异常。戊辰孟夏,迎为诊治,视其形状,危险万分,辞而不治,再三恳求,遂每早晚令服松脂(松香)3克,五日臭脓减少,疮口合平,照前服之,半月痊愈。 引自:《中医单药奇效真传》、《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小麦

    (《别录》中品) 校正:(《拾遗》麦苗并归为一) 〖释名〗来(〔时珍曰〕来亦作䅘。许氏《说文》云:天降瑞麦,一来二麰,象芒刺之形,天所来也。如足行来,故麦字从来从夂。夂音绥,足行也。诗云,贻我来牟是矣。又云:来象其实,夂象其根。《梵书》名麦曰迦师错) 〖集解〗〔颂曰〕大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地暖处亦可春种,至夏便收。然比...
  • 27.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节载太阳篇) 唐容川曰:《内经》云少阳为枢,盖实有枢之境地可指。又曰十二经皆取决于少阳,亦实有取决之道路可指。盖决如决水,谓流行也,如管子决之则行之义,盖言十二经之流行,皆...
  • 988. 老人夜间喝水可防中风发生

    老年人常在清晨发生中风或心脏病,因此医学推论,可能是夜间缺乏饮水所致。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等因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夜间缺少饮水,会使血液中血球血容上升,血液浓缩,使原本有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梗塞,突发中风或心脏病。 日本学者为此做了专项实验:两组病人,一组半夜起来喝250毫升白开水,另一组是一觉到天亮,然后分别测定他们的血液浓度...
  • 54.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伤寒、温病之治法始异而终同。至其病之所受,则皆在于足经而兼及于手经。乃今之论寒温者,恒谓伤寒入足经不入手经,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夫人之手足十二经原相贯通,谓伤寒入足经不入手经者,固为差谬,至谓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者,尤属荒唐。何以言之?《伤寒论》之开始也,其第一节浑言太阳之为病,此太阳实总括中风、伤寒、温病在内,故其下将太阳病平分为三项,其第二节论太阳中风,第...
  • 绿豆

    (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绿以色名也。旧本作菉者,非矣。 〖集解〗〔志曰〕绿豆圆小者佳。粉作饵炙食之良。大者名稙豆,苗、子相似,亦能下气治霍乱也。〔瑞曰〕有官绿、油绿,主疗则一。〔时珍曰〕绿豆处处种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赤豆荚。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厚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
  • 15. 用搓手法防感冒疗效明显

    我用搓手方法防治感冒 ,坚持1年之久,疗效明显。 双手拇指根部,医学上叫大鱼际,伸手时,由于肌肉丰富,明显突起。大鱼际穴位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对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大有益处,且对咽喉疼痛、打喷嚏等感冒早期症状有明显效果。 方法 :对搓双手大鱼际穴,直至搓热为止。搓法似双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样,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搓动,两手上下交替,大约搓2~3分钟,整...
  • 29.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少阳篇,有三阳并病之证,提纲中详其病状而未列治法,此或有所遗失欤?抑待后人遇此证自为拟方欤?愚不揣固陋,本欲拟一方以补之,犹恐所拟者未必有效,今试即其所载病状以研究其病情,再印征以生平所治之验案,或于三阳合病之治法,可得其仿佛欤。 《伤寒论》原文: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唐容川曰:少阳半表半里,若从半表而外合于阳明太阳,则为三阳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