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3
秒,为您找到
41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355. 老黄瓜种治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5日可大见成效
133
2024-05-1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方法 :将黄瓜种2.5千克去皮去瓤,切成1厘米大小方形,加入白糖0.5千克,搅拌均匀。然后装入罐坛里,用塑料布封好口,埋入地下。封冻之前,挖出坛子,取出黄瓜块服用。每日2次,每次5块,空腹口服。服后自觉咳嗽消失,气短、喘息发作缓解。(永强) 引自:1997年10月14日《老年报》
393. 用秘红丹治好邻居已患5年之久的支气管扩张咯血
133
2024-05-1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支气管扩张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由于支气管感染、阻塞,支气管发育缺损与遗传因素所致。其病理改变主要为支气管壁损害而形成囊状或柱状扩张,支气管黏膜有溃疡,毛细血管扩张及血管瘤。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及反复咳嗽、咯脓痰、咯血,重则患者可伴发肺纤维化、肺气肿,出现呼吸困难及杆状指(趾)。 主治 :大咯血(诸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因热伤肺络所致者)。 配...
19.答金履陞问治吐血后咳嗽法
133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详观百五十三号病案,知系因吐血过多,下焦真阴亏损,以致肾气不敛,冲气上冲。五更乃三阳升发之时,冲气上冲者必益甚,所以脑筋跳动,喘嗽加剧也。欲治此症,当滋阴纳气,敛冲镇肝,方能有效。爰拟方于下以备酌用: 生山药(一两) 大熟地(一两) 净萸肉(六钱) 怀牛膝(六钱) 柏子仁(六钱) 生龙骨(四钱) 生牡蛎(四钱) 生赭石(四钱) 生内金(二钱) 玄参(二钱)...
水龟
133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玄衣督邮(〔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龟头与蛇同。故字上从它,其下象甲、足、尾之形。它即古蛇字也。又《尔雅》龟有十种,郭璞随文傅会,殊欠分明。盖山、泽、水、火四种,乃因常龟所生之地而名也。其大至一尺已上者,在水曰宝龟,亦曰蔡龟,在山曰灵龟,皆国之守宝而未能变化者也。年至百千,则具五色,而或大或小,变化无常,在水曰神龟,在山曰筮龟,...
虎杖
13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虎杖的别名包括花斑竹、斑杖、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大叶蛇总管、黄地榆、阴阳莲、蛇总管等,因形态或功效不同而有多种地方称谓。 二、入药部位 虎...
瓜蒌
132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瓜蒌的别名包括栝楼 、果臝 、天瓜 、地楼 、泽巨 、泽冶 、王菩 、药瓜 、吊瓜 等。这些别名反映了其在不同地区或历史文献中的称呼。 二、入药...
6.治痰点天突穴法
132
2024-03-23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附:捏结喉法、明矾汤、麝香香油灌法) 点天突穴以治痰厥,善针灸者,大抵知之。而愚临证体验,尤曲尽点法之妙。穴在结喉(颈间高骨)下宛宛中。点时屈手大指(指甲长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里),其气即通。指端,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频频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 一妇人,年二十许。数日之前,觉胸中不舒,一日忽然昏昏似睡,半日不...
356. 手脚穴位按摩治气管炎手到就见效
132
2024-05-1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支气管炎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以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咳痰在清晨醒后较剧,或在夜间加重。 脚部选穴 :13、14、41、48、21。(见356条图1) 按摩方法:13、21两穴均用按摩棒小头点穴,双脚取穴,每次每脚每穴点按5分钟。14穴用按摩棒大头由内向外横按,双脚取穴,每次每脚每穴横按5分钟。4...
203. 喝尿治肺病有效
131
2024-05-07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广西崇左县驮卢乡新院屯黄某某(本人不愿公开姓名):我姐姐患了半辈子肺病,久治不愈,整天咳嗽,气喘,体虚瘦弱。4月份,我按照《神奇的妙药——尿》 一文所述,嘱姐姐饮服她自己的尿。果然妙如仙丹,次日清晨起床时,咳嗽竟减轻了一半;再服月余,便基本不咳了,还能干一些农活。我把此事告知邻村的亲叔叔,他患了几十年哮喘,整日卧床不起。他服了自己的尿后,仅2个月,哮喘就减轻...
1544. 我和老伴喝姜枣甜汤抗寒抵冷效果非常好
131
2024-09-0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有畏寒肢冷、腰膝酸冷症的人,多由久病失调,或身体虚弱,肾阳亏耗所致。形成本病的原因很多,如月经异常,子宫发炎,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常会突发此症;有时候,自律神经机能失常也易引发本症;贫血及低血压的人多数都畏寒怕冷;还有些心悸气短、咳喘痰鸣的患者,大多数都是畏寒怕冷的。 冬季到了,北风凛凛,寒气袭人。特别是阳气虚弱的老年人,御寒能力低下,自觉浑身冰凉,因而感冒、...
1..
«
23
24
25
26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