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60
秒,为您找到
59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莽草
126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味辛温。 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搔(《御览》有疽疮二字),杀虫鱼。生山谷。 《吴普》曰:莽草一名春草,神农辛,雷公桐君苦有毒,生上谷山谷中,或冤句,五月采,治风(《御览》)。 《名医》曰:一名葞,一名春草,生上谷及冤句,五月采叶,阴干。 案《中山经》云: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又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可以毒鱼,《尔雅》云:葞...
药对岁物药品
126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立冬之日,菊、卷柏先生,为阳起石、桑螵蛸使,凡十物使,主二百草为之长。立春之日,木兰、射干先生,为柴胡、半夏使,主头痛四十五节。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七节,保神守中。夏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为牡蛎、乌喙使,主四肢三十二节。立秋之日,白芷、防风先生,为细辛、蜀漆使,主胸背二十四节。(〔禹锡曰〕五条出药对中,义旨渊深,非俗所究,而是主统之本...
桑
126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子名椹(〔时珍曰〕徐锴《说文解字》云:叒(音若,东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蚕所食叶之神木,故加木于叒下而别之。《典术》云:桑乃箕星之精) 〖集解〗(〔颂曰〕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尔雅》云:桑辨有葚者栀。又云:女桑,桋桑。檿[实为“厌木”]桑,山桑。郭璞云:辨,半也。葚与椹同。一半有椹,一半无椹,名栀。俗间呼桑之...
紫石英
126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集解〗〔别录曰〕紫石英生太山山谷,采无时。〔普曰〕生太山或会稽,欲令如削,紫色达头如樗蒲者。〔弘景曰〕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成石,无根,又有青绵石,色亦重黑明澈。又有林邑石,腹里必有一物如眼。吴兴石,四面才有紫色,无光泽。会稽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先时并杂用,今惟采太山最胜。仙经不正用,而俗方重之。〔禹锡...
麻鞋
126
2024-11-0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履(《纲目》)屝(音费)靸(音先立切。〔时珍曰〕鞋,古作鞵,即履也。古者以草为屦,以帛为履。周人以麻为鞋。刘熙《释名》云:鞋者解也。缩其上,易舒解也。履者礼也,饰足为礼也。靸者袭也,履头深袭覆足也。皮底曰屝,屝者皮也。木底曰舄,干腊不畏湿也。入药当用黄麻、苎麻结者) 〖主治〗旧底洗净煮汁服,止霍乱吐下不止,及食牛马肉毒,腹胀吐利不...
食盐
125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中品) 校正:〔志曰〕元在米部,今移入此。〔时珍曰〕并入《本经》大盐。 〖释名〗鹾,(音磋。〔时珍曰〕盐字象器中煎卤之形。《礼记》:盐曰咸鹾。《尔雅》云:天生曰卤,人生曰盐。许慎《说文》云:盐,咸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河东谓之咸。黄帝之臣宿沙氏,初煮海水为盐。《本经》大盐,即今解池颗盐也。《别录》重出食盐,今并为一。方士呼盐为海砂) 〖...
酪
125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潼(音董) 〖集解〗〔恭曰〕牛、羊、水牛、马乳,并可作酪。水牛乳作者,浓厚味胜。[牜秦]牛、马乳作酪性冷。驴乳尤冷,不堪作酪也。〔藏器曰〕酪有干、湿,干酪更强。〔时珍曰〕酪潼,北人多造之。水牛、[牜秦]牛、犛牛、羊、马、驼之乳,皆可作之。入药以牛酪为胜,盖牛乳亦多尔。按《饮膳正要》云: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
防己
125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解离(《本经》)石解(〔时珍曰〕按:东垣李杲云:防己如险健之人,幸灾乐祸,能首为乱阶,若善用之,亦可御敌。其名或取此义。解离,因其纹解也) 〖集解〗〔《别录》曰〕防己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当之曰〕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弘景曰〕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黑点木强者不...
桃花石
124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集解〗〔恭曰〕桃花石出申州钟山县,似赤石脂,但舐之不着舌者是也。〔珣曰〕其状亦似紫石英,色若桃花,光润而重,目之可爱。〔颂曰〕今信阳州有之,形块似赤石脂、紫石英辈,采无时。陶弘景言赤石脂出义阳者,状如豘脑,鲜红可爱。苏恭非之,云是桃花石,久服肥人。今土人以疗痢。功用亦不相远。〔宗奭曰〕桃花石有赤、白二种、有赤地淡自点如桃花片者,有淡白地赤...
葫
124
2024-10-1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下品) 〖释名〗大蒜(弘景)荤菜(〔弘景曰〕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时珍曰〕按孙愐《唐韵》云: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葫荽。则小蒜乃中土旧有,而大蒜出胡地,故有胡名。二蒜皆属五荤,故通可称荤。详见蒜下) 〖集解〗〔《别录》曰〕葫,大蒜也。五月五日采,独子者入药尤佳。〔保升曰〕葫出梁州者,大径二寸,最美少辛;泾阳者,皮赤甚辣。〔...
1..
«
23
24
25
26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