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26 秒,为您找到 272 个相关结果.
  • 27.温病兼呕吐

    天津杨姓媪,年过五旬,于季春得温病兼呕吐。 病因 家庭勃溪,激动肝胆之火,继因汗出受风,遂得此证。 证候 表里壮热,呕吐甚剧,不能服药,少进饮食亦皆吐出。舌苔白浓,中心微黄。大便三日未行。其脉左部弦长,右部洪长,重按皆实。 诊断 此少阳阳明合病也。为其外感之热已入阳明胃府,是以表里俱壮热,而舌苔已黄,为其激动之火积于少阳肝胆,是以其火上冲频作呕吐...
  • 12.处女经闭

    天津陈氏女,年十七岁,经通忽又半载不至。 病因 项侧生有瘰 ,服药疗治,过于咸寒,致伤脾胃,饮食减少,遂至经闭。 证候 午前微觉寒凉,日加申时,又复潮热,然不甚剧。黎明时或微出汗,咳嗽有痰,夜间略甚,然仍无妨于安眠。饮食消化不良,较寻常减半。心中恒觉发热思食凉物,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其脉左部弦而微硬,右部脉亦近弦,而重诊无力,一息搏逾五至。 诊断...
  • 18.芍药解

    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单煮之其汁甚浓)。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为其味酸,故能入肝以生肝血;为其味苦,故能入胆而益胆汁;为其味酸而兼苦,且又性凉,又善泻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痢后重者,皆因肝胆之火下迫),疗目疾肿疼(肝开窍于目)。与当归、地黄同用,则生新血;与桃仁、红花同用,则消瘀血;与甘草同...
  • 2.不寐兼惊悸

    表兄赵××之妻,年近三旬,得不寐证,兼心中恒惊悸。 病因 因家中诸事皆其自理,劳心过度,因得不寐兼惊悸病。 证候 初苦不寐时,不过数日偶然,其过半夜犹能睡,继则常常如此,又继则彻夜不寐。一连七八日困顿已极,仿佛若睡,陡觉心中怦怦而动,即暮然惊醒,醒后心犹怔忡,移时始定。 心常发热,呼吸似觉短气,懒于饮食,大便燥结,四五日始一行。其脉左部弦硬,右部近...
  • 25.秋温兼伏气化热

    天津徐姓媪,年五十九岁,于中秋上旬得温病,带有伏气化热。 病因 从前原居他处,因迁居劳碌,天气燥热,有汗受风,遂得斯病。 证候 晨起,觉周身微发热兼酸懒不舒,过午,陡觉表里大热,且其热浸增。及晚四点钟往视时,见其卧床闭目,精神昏昏。呻吟不止。诊其脉左部沉弦,右部洪实,数近六至。问其未病之前,曾有拂意之事乎?其家人曰∶诚然,其禀性褊急,恒多忧思,且又易...
  • 10.甘草解

    甘草性微温,其味至甘。能解一切毒性。甘者主和,故有调和脾胃之功,甘者主缓,故虽补脾胃而实非峻补。炙用则补力较大,是以方书谓胀满证忌之。若轧末生服,转能通利二便,消胀除满。若治疮疡亦宜生用,或用生者煎服亦可。仲景有甘草泻心汤,用连、苓、半夏以泻心下之痞,即用甘草以保护心主,不为诸药所伤损也。至白虎汤用之,是借其甘缓之性以缓寒药之侵下。通脉汤、四逆汤用之,是借其...
  • 6.温病结胸(二)

    天津赵××,年四十二岁,得温病结胸证。 病因 季春下旬,因饭后有汗出受风,翌日头疼,身热无汗,心中发闷,医者外散其表热,内攻其发闷,服药后表未汗解而热与发闷转加剧。医者见服药无效,再疏方时益将攻破之药加重,下大便一次,遂至成结胸证。 证候 胸中满闷异常,似觉有物填塞,压其气息不能上达,且发热嗜饮水,小便不利,大便日溏泻两三次。其脉左部弦长,右部中分似...
  • 1.泄泻兼发灼

    天津胡××,年四十二岁,于孟秋得泄泻兼灼热病。 病因 其兄因痢病故,铺中之事及为其兄殡葬之事,皆其一人经理,哀痛之余,又兼心力俱瘁,遂致大便泄泻周身发热。 证候 一日夜泻十四五次,将泻时先腹疼,泻后疼益甚,移时始愈,每过午一点钟,即觉周身发热,然不甚剧,夜间三点钟后,又渐愈,其脉六部皆弱,两尺尤甚。 诊断 按此证系下焦虚寒及胸中大气虚损也。盖下焦...
  • 21.温病(二)

    武清县孙××,年三十三岁,于孟秋时得温病。 病因 未病之前,心中常觉发热,继因饭后有汗,未暇休息,陡有急事冒风出门,致得温病。 证候 表里俱觉壮热,嗜饮凉水、食凉物,舌苔白浓,中心已黄,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脉象洪长有力,左右皆然,一分钟七十八至。 诊断 此因未病之先已有伏气化热,或有暑气之热内伏,略为外感所激,即表里陡发壮热,一两日间阳明府热已实...
  • 3.霍乱脱证

    辽宁寇姓媪,年过六旬,得霍乱脱证。 病因 孟秋下旬染霍乱,经医数人调治两日,病势垂危。 证候 其证从前吐泻交作,至此吐泻全无。奄奄一息,昏昏似睡,肢体甚凉,六脉全无。询之犹略能言语,惟觉心中发热难受。 诊断 此证虽身凉脉闭,而心中自觉发热,仍当以热论。其所以身凉脉闭者,因霍乱之毒菌窜入心脏,致心脏行血之机关将停,血脉不达于周身,所以内虽蕴热而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