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7 秒,为您找到 475 个相关结果.
  • 1460. 我患自汗症用五倍子敷脐法彻底治愈

    自汗是指醒时汗出,动则加剧,常伴有面色少华、精神倦怠、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形寒肢冷等。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自汗者宜益气固表。 盗汗是指睡着就汗出,有时汗出如浴,醒后则止,常伴有形体消瘦、面部潮热、口干舌燥、腰酸耳鸣等。盗汗者宜滋阴降火。 我患自汗多年,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一次,一位老中医传给我一个治自汗的偏方 ,如法治疗几次就彻底治愈了我的自汗,至今...
  • 1492. 蜥蜴粉治癫痫12例皆痊愈

    配方及用法 :活蜥蜴60条,放入瓦罐内,盖压后在罐外用明火烤,至蜥蜴死后停火。取出蜥蜴,放在瓦片上焙干,研成细末。每3条为1包,每服1包,日服1次,20天为1个疗程,不愈可再服第2个疗程,一般均在1个疗程内获效。 疗效 :所治12例皆获愈。 引自:《吉林中医药》、《单味中药治病大全》
  • 1835. 我用本药方治500余例青少年痤疮均收好效果

    痤疮,多发于青少年的面部,令人苦恼。实践证明,要治疗此病,单靠外用药是不理想的。数年来,我本着清表清内的原则,选用中药汤剂为500余名青少年痤疮患者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配方及用法 :海浮石35克(先煎20分钟),干枇杷叶15克,夏枯草15克,桑白皮、银花各12克,黄芩、黄连、甘草各5克,用水煎汁,一天内分3次服完。 百姓验证 :广西北流市三环集团公司邱...
  • 夏枯草

    178 2024-11-11 《中药》
    一、药性与归经 二、核心功效 三、临床应用 四、配伍禁忌 五、注意事项 六、附图 原态 药材 夏枯草是传统中药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但需注意配伍禁忌与适用人群,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药性与归经 夏枯草性辛、苦、寒,归肝、胆经。其性寒可清热泻火,味苦能降泄燥湿,归经肝胆则善清肝...
  • 655. 乌梅治慢性结肠炎18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 :乌梅15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加适量糖,每日1剂当茶饮,25天为1疗程。 疗效 :治疗18例中,15例治愈,3例好转,总有效率100%。治愈病例中,用药最长者3个疗程(75天),最短者1疗程(25天),平均2个疗程(50天)。 百姓验证 :孙某,男,45岁。反复发作性腹泻、腹痛、血便已8年余,1983年曾经中西药、针灸治疗...
  • 1744. 一妇女患足癣10余年,用樟脑豆腐治3天后痊愈。

    徐某,女,36岁,1984年5月2日就诊,有足癣病史10余年。半月前两足足趾间奇痒,继而两足足趾及足背、足底均肿胀糜烂,渗液淋漓,痛痒难忍。两腹股沟淋巴结亦肿痛,伴形寒发热,头痛,骨节酸楚。经抗生素、中药外洗等治疗收效不显。用樟脑3克,豆腐2块,同捣外敷,每日1次。 2天后见渗液已除,糜烂面干燥,两足背肿势消退,予华佗膏外搽。3天后痒痛全消,行走自便。 百...
  • 1677. 三蛇克银丸及穴位封闭治牛皮癣197例,有效率100%。

    配方及用法:1) 金环蛇(制)、眼镜蛇(制)、灰鼠蛇(制)各1条,露蜂房、青黛、紫草、银花、连翘、丹皮、赤芍、白藓皮、石斛、生甘草各50克,白花蛇舌草、生地、元参、土茯苓各100克,甲珠、蛇床子、珍珠粉、白术各30克。上药共为细末,为1剂药,白蜜制丸,每丸重10克,日服2丸。2) 确炎舒松A 5毫升,利多卡因5毫升,维生素B12 1毫升。利多卡因、维生素B1...
  • 1717. 我用本药方治手足癣取得佳效

    我过去常用西医方法治疗足癣 ,但疗效不好,有时还产生不良反应。近几年来,我用“中药浸泡法”治疗足癣,疗效甚佳。一般使用4~7次后,痒感完全消失,患处干燥脱屑痊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 配方及用法 :公丁香、花椒、防风、防己、土槿皮各15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30分钟,过滤,待药液降至微温后,浸泡患足。每次浸泡45分钟左右,每日1次。药渣不要倒掉...
  • 地黄

    (《本经》上品) 〖释名〗芐(音户)芑(音起)地髓(《本经》。《大明》曰〕生者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入药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时珍曰〕《尔雅》云:芐,地黄。郭璞云,江东呼为芐。罗愿云:芐以沉下者珍为贵,故字从下) 〖集解〗〔《别录》曰〕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弘景曰〕咸阳即长安也。生渭城者...
  • 965. 单药水蛭治疗脑出血有效率很高

    配方及用法 :水蛭270克,研粉。每次口服3克,每日3次,30天为 1疗程。 疗效 :用本法共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48例,结果治愈16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率91.7%。 引自:《中医药学报》(1991年第4期)、《单味中药治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