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24
秒,为您找到
72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12.和血熄风汤
279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产后受风发搐。 当归(一两) 生黄芪(六钱) 真阿胶(不炒,四钱) 防风(三钱) 荆芥(三钱) 川芎(三钱) 生杭芍(二钱) 红花(一钱) 生桃仁(带皮尖,钱半,捣) 此方虽治产后受风,而实以补助气血为主。盖补正气,即所以逐邪气,而血活者,风又自去也(血活风自去,方书成语)。若产时下血过多或发汗过多,以致发搐者,此方仍不可用,为其犹有发表之药也。当滋阴...
1509. 陆英冲剂治疗各种手术后疼痛100例,有效率100%。
278
2024-09-08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配方及用法 :陆英适量,制成冲剂备用。当手术后病人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时,给服1包,每包25克。必要时可服第二包。每次服药间隔时间不应少于6小时。 疗效 :治疗各种手术后疼痛病人100例,其中87例于服药后15分钟左右见效,有效时间维持在6小时以上。最快者服药8分钟见效,有效率100%。 引自:《江苏中医杂志》(1985年第7期)、《单味中药治病大全》
茵陈
278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茵陈亦作“茵蔯”,是蒿类植物的一种。 二、入药部位 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一般在春季幼苗高6 - 10cm时采...
1270. 单用鱼腥草水泡饮治眩昏疗效佳
278
2024-08-2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一位姓陈的女士,52岁。自绝经后头目眩昏,面赤目红,失眠多梦。服谷维素安定以及中药“二仙汤”等无效,即取鱼腥草500克,每次10克,开水泡饮,服完后复诊,诸症消除。 引自:《浙江中医杂志》(1991年第2期)、《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3.急救回阳汤
277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昏,气息奄奄,至危之候。 潞党参(八钱) 生山药(一两) 生杭芍(五钱) 山萸肉(去净核,八钱) 炙甘草(三钱) 赭石(研细,四钱) 朱砂(研细,五分) 先用童便半盅炖热,送下朱砂,继服汤药。 以上二方,皆为治霍乱之要药矣。然彼以祛邪为主,此以扶正为主。诚以得此证者,往往因治不如法,致日夜吐泻不已,虚极将脱,危在目前。病势至此,其...
1560. 黑红糖牛奶治皮肤黑确有卓效
275
2024-09-0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俗话说“生就的皮肤长成的肉”。其实不然,黑皮肤是可以变白的。人们常说“一白遮百丑”,可见,皮肤,尤其是面部皮肤的颜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俊丑。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皮肤变白呢? 黑红糖牛奶就有此卓效。 配方及用法 :取20克黑红糖加热溶化,加入15ml牛奶,充分搅拌均匀待用。将备好的黑红糖牛奶直接涂于脸上,经10~15分钟再以温水洗净。每天1次,连续30~5...
葶苈子
27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葶苈子的别名包括大室、丁历、大適、丁力子、北葶苈子、南葶苈子 等。其中,“北葶苈子”指独行菜的种子,“南葶苈子”...
石膏
27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石膏的别名较多,常见的有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需注意,部分地区“寒水石”可能指其他矿物,但石膏在古籍中亦称寒水石)、白虎等。 二、入药部位 ...
1717. 我用本药方治手足癣取得佳效
271
2024-09-16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我过去常用西医方法治疗足癣 ,但疗效不好,有时还产生不良反应。近几年来,我用“中药浸泡法”治疗足癣,疗效甚佳。一般使用4~7次后,痒感完全消失,患处干燥脱屑痊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 配方及用法 :公丁香、花椒、防风、防己、土槿皮各15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30分钟,过滤,待药液降至微温后,浸泡患足。每次浸泡45分钟左右,每日1次。药渣不要倒掉...
1744. 一妇女患足癣10余年,用樟脑豆腐治3天后痊愈。
271
2024-09-16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徐某,女,36岁,1984年5月2日就诊,有足癣病史10余年。半月前两足足趾间奇痒,继而两足足趾及足背、足底均肿胀糜烂,渗液淋漓,痛痒难忍。两腹股沟淋巴结亦肿痛,伴形寒发热,头痛,骨节酸楚。经抗生素、中药外洗等治疗收效不显。用樟脑3克,豆腐2块,同捣外敷,每日1次。 2天后见渗液已除,糜烂面干燥,两足背肿势消退,予华佗膏外搽。3天后痒痛全消,行走自便。 百...
1..
«
25
26
27
28
»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