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244 秒,为您找到 331 个相关结果.
  • 68.论痢证治法

    (附:开胃资生丹) 唐容川曰:《内经》云: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下迫与吐酸同言,则知其属于肝热也。仲景于下利后重便脓血者,亦详于厥阴篇中,皆以痢属肝经也。盖痢多发于秋,乃肺金不清,肝木遏郁。肝主疏泄,其疏泄之力太过,则暴注里急,有不能待之势。然或大肠开通,则直泻下矣。乃大肠为肺金之腑,金性收涩,秋日当令,而不使泻出,则滞塞不得快利,遂为后重。是以治...
  • 73.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

    黄疸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疸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疸,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而累及胆与小肠也。盖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脾土受湿,升降不能自如以敷布其气化,而肝胆之气化遂因之湮瘀(黄坤载谓肝胆之升降...
  • 65.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反胃治法

    (附:变质化瘀丸) 噎膈之证,方书有谓贲门枯干者,有谓冲气上冲者,有谓痰瘀者,有谓血瘀者。愚向谓此证系中气衰弱,不能撑悬贲门,以致贲门缩如藕孔(贲门与大小肠一气贯通,视其大便若羊矢,其贲门大小肠皆缩小可知),痰涎遂易于壅滞,因痰涎壅滞冲气更易于上冲,所以不能受食。向曾拟参赭培气汤一方,仿仲景旋覆代赭石汤之义,重用赭石至八钱,以开胃镇冲,即以下通大便(此证大...
  • 4145. 手脚穴位按摩治病法与按摩工具

    一、手部穴位按摩法 一)手部穴位病理反射区原理 二)手部病理反射点 1)手部部位(39个穴点,见4145条图1) 2)手背部位(40个穴点,见4145图2) 三)手部穴位治百病取穴及配穴处方说明 四)手部穴位查找法及适应证 1)大肠穴 2)心穴 3)肺穴 4)肾穴 5)命门穴 6)肝穴 7)-1牙病反射区 7)-2齿疼点 8)肩颈反...
  • 校点说明

    《医学衷中参西录 》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 (1860~1933)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
  • 1129. 岳老的排石方曾治愈印尼前总统苏加诺的泌尿结石症

    医师岳美中教授,年幼时行医冀东、冀西一带,在唐山市有“神医”之称,担任过唐山卫生局的中医顾问。1954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会,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望。 岳老曾出国赴印度尼西亚为苏加诺总统治疗泌尿结石,荣获苏加诺总统金质奖章。 岳老年幼时就通读了《内经》、《伤寒论》等书,熟记中药方剂,虽年逾古...
  • 一、穴位的识别

    这三十六穴道主为: 十二点打穴及时辰要诀为: 十二闭穴及时辰要诀为: 人身三百六十五骨节,有一百零八穴是要穴,其中七十二为麻穴、晕穴、三十六死穴。 传统武术中,常以擒拿手法进攻七十二穴位,以指功点打三十六大穴位,即点穴术三十六穴道主。只有点打这三十六穴道主 。方能致人于毙命。 在人体中,各六分布全身,如星罗棋布支撑一个小天地。人之所以生存,全靠...
  • 一、半身不遂治疗佳方

    我曾多次进入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采访,每次都有神奇的际遇和奇妙的收益。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草医的神奇医术。林区陈技术员曾告诉我,刘老医师治瘫痪和半身不遂有一绝佳的祖传秘方,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70年代,在林区附近的一个村子,有一农民因上房捡瓦补漏,不慎从三层高的房顶摔下地,把个健康的身体摔成了瘫痪。从此,这个农民在家一躺就是15年,每天上、下床吃饭,拉尿、...
  •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时珍曰〕自陶弘景以下,唐、宋诸本草引用医书,凡八十四家,而唐慎微居多。时珍今所引,除旧本外,凡二百七十六家。 黄帝素问(王冰注) 唐玄宗开元广济方 天宝单方图 唐德宗贞元广利方 太仓公方 宋太宗太平圣惠方 扁鹊方(三卷) 张仲景金匮玉函方 华佗方(十卷) 张仲景伤寒论(成无己注) 支太医方 张文仲随身备急方 徐文伯方 初虞世古今...
  • 1.升陷汤

    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生箭芪(六钱) 知母(三钱) 柴胡(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五分) 升麻(一钱) 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