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67
秒,为您找到
10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7.太阳病小青龙汤证
334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附:自拟从龙汤方) 《伤寒论》大青龙汤后,又有小青龙汤以辅大青龙汤所不逮。盖大青龙汤为发汗所用,如龙之乘云而致雨。小青龙汤为涤饮所用,如龙之率水以归海,故其汤皆可以青龙名。今于论大青龙汤后,更进而论小青龙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水散为气,气可复凝为水。...
消石(硝石)
332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芒消(《别录》)苦消,(甄权)焰消,(土宿)火消(《纲目》)地霜(《蜀本》)生消(《宋本》)北帝玄珠(〔志曰〕以其消化诸石,故名消石。初煎炼时有细芒,而状若朴消,故有芒消之号。不与朴消及《别录》芒消同类。〔宗奭曰〕消石是再煎炼时取去芒消凝结在下者,精英既去,但余滓如石而已。入药功力亦缓,惟能发烟火。〔权曰〕芒消一作苦消,言其味苦也...
450. 家传奇方止吐血立愈
315
2024-05-20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凡吐血 多者,觅三四两(90~120克)重大当归一只,全用,切细,取好陈酒一斤(500毫升),慢火煎至一满炖顿于锅中,以温为妙。候将要吐尚未吐,口中有血含住,取药一口连血咽下,即此一剂而愈,后不再发。每有医家阻云:“吐血尚要戒酒,岂可酒煮当归而服?服服血喷不止,如之何?”殊不知当归二字之解:当者,当其时;归者,引血归经也。全用定血。 此秘方乃我家世传,治人...
凡例
287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神农本草》三卷,三百六十种,分上、中、下三品。梁·陶弘景增药一倍,随品附入。唐、宋重修,各有增附,或并或退,品目虽存,旧额淆混,义意俱失。今通列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以类从。三品书名,俱注各药之下,一览可知,免寻索也。 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名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
赤箭(天麻)
277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天麻(宋《开宝》) 校正:(天麻系宋本重出,今并为一) 〖释名〗赤箭芝(《药性》)独摇芝(《抱朴子》)定风草(《药性》)离母(《本经》)合离草(《抱朴子》)神草(《吴普》)鬼督邮(《本经》〔弘景曰〕赤箭亦是芝类。其茎如箭杆,赤色,叶生其端。根如大魁,又云如芋,有十二子为卫。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如此,亦非俗所见。而徐长卿亦名鬼督邮。又有鬼箭...
31.半夏解
274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凡味辛之至者,皆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为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呕吐,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纳气定喘。能治胃气厥逆,吐血衄血(《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阳明厥逆,即胃气厥逆也)。惟药房因其有毒,皆用白矾水煮之,相制太过,毫无辛味,转多矾味,令人呕吐,即药房所鬻之清半夏中亦有矾,以之利湿痰犹可,若以止呕吐及吐血衄血,...
紫葳
272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凌霄(苏恭)陵苕(《本经》)陵时(郭璞)女葳(甄权)茇华(《本经》)武威(《吴普》)瞿陵(《吴普》)鬼目(吴氏〔时珍曰〕俗谓赤艳曰紫葳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 〖正误〗(〔弘景曰〕是瞿麦根,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太行山北,得紫葳华。必当奇异。今瞿麦处处有之,不应乃在太行...
石灰
269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石垩(弘景) 垩灰(《本经》) 希灰(《别录》) 锻石(《日华》) 白虎(《纲目》) 矿灰(《纲目》) 〖集解〗〔别录曰〕石灰生中山川谷。〔弘景曰〕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俗名石垩。〔颂曰〕所在近山处皆有之,烧青石为灰也。又名石锻。有风化、水化二种:风化者,取锻了石置风中自解,此为有力;水化者,以水沃之...
戎盐
266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胡盐(《别录》)羌盐(《日华》)青盐(《纲目》)秃登盐(《唐本》)阴土盐。([大明曰]西番所食者,故号戎盐、羌盐。〔恭曰〕:戎盐,即胡盐也。沙州名秃登盐,廓州名为阴土盐,生河岸山坂之阴土石间,故名) 〖集解〗〔别录曰〕戎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当之曰〕戎盐味苦臭,是海潮水浇山石,经久盐...
鹿
262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本经》上品白胶,中品鹿茸,今并为一条) 〖释名〗斑龙(〔时珍曰〕鹿字篆文,象其头、角、身、足之形。《尔雅》云:鹿牡曰䴥,(音加),牝曰麀,(音攸),其子曰麛,(音迷),绝有力曰[鹿/廾]疑应为“麉”,(音坚)。斑龙名出《澹寮方》按《乾宁记》云:鹿与游龙相戏,必生异角。则鹿得称龙,或以此欤?梵书谓之密利迦罗) 〖集解〗〔时珍曰...
1..
«
1
2
3
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