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30 秒,为您找到 44 个相关结果.
  • 大风子

    164 2025-07-23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大枫子 、麻风子 (部分地区称大风草、风子)。 二、入药部位 干燥成熟种子 :取自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
  • 海桐皮

    161 2025-07-30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方法 九、鉴别特征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海桐皮又称刺桐皮 、钉桐皮 、接骨药 、丁皮 、刺桐 、海桐 、山梧桐 、刺通 、海南桐 、丁桐皮 。 ...
  • 大青盐

    150 2025-07-23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碱性矿物盐 、石腊盐 、灰石盐 、太阳盐 、石腊海盐 、谷腊盐 、粘土盐 、戎盐 (古称)。 二、入药部位 卤化物类石盐族湖盐结晶体 :主含氯化钠...
  • 芫花

    (《本经》下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杜芫(《别录》)赤芫(《吴普》)去水(《本经》)毒鱼(《别录》)头痛花(《纲目》)儿草(《吴普》)败华(《吴普》)根名黄大戟(《吴普》)蜀桑(《别录》〔时珍曰〕芫或作杬,其义未详。去水言其功,毒鱼言其性,大戟言其似也。俗人因其气恶,呼为头痛花。《山海经》云,首山其草多芫,是也) 〖集解〗〔《别录》曰〕芫...
  • 苦楝皮

    143 2025-08-06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苦楝皮又称楝根皮、苦楝根皮、楝皮、川楝皮 ,属楝科植物,因其苦味和驱虫功效得名。 二、入药部位 为楝科植物...
  • 䕡茹

    (《本经》下品) 〖释名〗离娄(《别录》)掘据,(音结居)白者名草䕡茹(〔时珍曰〕䕡茹本作藘蕠,其根牵引之貌。掘据,当作拮据,《诗》云,予手拮据,手口共作之状也) 〖集解〗〔《别录》曰〕䕡茹生代郡川谷。五月采根阴干。黑头者良。〔普曰〕草高四五尺,叶圆黄,四四相当。四月华,五月实黑。根黄,有汁亦黄色。三月采叶,四月、五月采根。〔弘景曰〕今第一出高丽,色黄。...
  • 诸疮上

    丁疮,恶疮,杨梅疮,风癞,疥癣,热疮,瘑疮,手疮,足疮,胻疮。 〖丁疮〗〔草部〕苍耳根:汁,和童尿服,或葱酒服,取汗。灰,同醋涂,拔根。山慈菇:同苍耳擂酒服,取汗。石蒜:煎服取汗。豨莶:酒服取汗,极效。大蓟:同乳香、枯矾末,酒服,取汗。白芷:同姜擂酒服,取汗。王不留行:同蟾酥服,取汗。草乌头:同葱白丸服,取汗。同巴豆贴,拔根。同川乌头、杏仁、白面涂。菊花叶...
  • 香炉灰

    (《纲目》) 〖主治〗跌扑金刃伤损,罨之,止血生肌。香炉岸,主疥疮。(时珍)
  • 老鹳草

    135 2025-08-07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老鹳草的别名众多,包括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破铜钱、老鸹筋、贯筋、五齿粑、老鸹嘴、鹌子...
  • (《别录》中品) 〖释名〗藠子(音叫。或作荞者非)莜子(音钓)火葱(《纲目》)菜芝(《别录》)鸿荟(音会。〔时珍曰〕薤本文作[(占/贝)(又/韭)],韭类也。故字从韭,从[(占/贝)又],音概,谐声也。今人因其根白,呼为藠子,江南人讹为莜子。其叶类葱而根如蒜,收种宜火熏,故俗人称为火葱。罗愿云:物莫美于芝,故薤为菜芝。苏颂复附莜子于蒜条,误矣) 〖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