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0
秒,为您找到
27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18.阳明病白虎汤证
89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上所论有葛根诸方,皆治阳明在经之病者也。至阳明在腑之病,又当另议治法,其治之主要,自当以白虎汤为称首也。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节载太阳篇)。 按:此脉象浮而且滑,夫滑则为热入里矣,乃滑而兼浮,是其热未尽入里,半在阳明之腑,半在阳明之经也。在经为表,在腑为里,故曰表有热里有寒。《内经》谓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谓人之伤...
牡丹皮
88
2024-11-11
《中药》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炮制方法 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牡丹皮,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牡丹皮是中国四十种大宗中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2000余年的药用史,是六味地黄丸、大黄牡丹汤等经典名方的主要组成。 牡丹皮具有凉血清热、活血化瘀的功能,现代研究证明,牡丹皮主要含丹皮酚等化学成分...
2.太阳病桂枝汤证
84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病名伤寒,而太阳篇之开端,实中风、伤寒、风温并列。盖寒气多随风至,是中风者伤寒之诱起也。无论中风、伤寒,入阳明后皆化为温,是温病者伤寒之归宿也。惟其初得之时,中风、伤寒、温病,当分三种治法耳。为中风为伤寒之诱起,是以太阳篇开始之第一方为桂枝汤,其方原为治中风而设也。《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缓脉与迟脉不同,脉搏以一息四至为准,脉迟者不...
孙序
82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神农本草经》三卷,所传白字书,见《大观本草》。 按∶《嘉祐补注》序云∶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开宝重定》序云∶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弘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朱墨杂书,时谓明白。据此,则宋所传黑白字书,实陶弘景手书之本。自梁以前,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各...
1154. 祖传秘方黄芪母鸡汤治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显著
80
2024-08-0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黄芪母鸡汤 是家父治疗虚劳诸症的祖传秘方,近年来,我反复试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配方及用法 :生黄芪50克,鸡血藤30克(打碎),大母鸡一只(乌骨、乌肉、白毛者最佳)。宰一母鸡,取其血与黄芪、鸡血藤二药搅拌和匀,并将其塞入洗净去毛(留心肝肺及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水适量不加任何作料,文火煮之,以肉熟为度,...
1.参赭镇气汤
79
2024-03-23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 野台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六钱) 生芡实(五钱) 生山药(五钱) 萸肉(去净核,六钱) 生龙骨(捣细,六钱) 生牡蛎(捣细,六钱) 生杭芍(四钱) 苏子(炒捣,二钱) 一妇人,年三十余,劳心之后兼以伤心,忽喘逆大作,迫促异常。其翁知医,以补敛元气之药治之,觉胸中窒碍不能容受...
37.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
79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陈修园曰:此宜灸鬲关二穴以救太阳之寒,再灸关元一穴以助元阳之气。 王和安曰:肾阳以先天元阳藏于丹田,吸引卫阳内返者为体,以后天水谷津液于水腑,被心火下交蒸发外出者为用。兹言口中和而不燥渴,则心阳已衰于上,背恶寒则太阳气循脊入命门下丹田者亦衰。治宜引天阳由背脊入命门下丹田,温肾破寒...
斑蝥
74
2024-11-0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校正:陈藏器螌蝥虫系重出,今并为一) 〖释名〗斑猫(《本经》)螌蝥虫(《拾遗》)龙蚝(音刺)斑蚝(〔时珍曰〕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吴普本草》又名斑菌,曰腃发,曰晏青) 〖集解〗《别录》曰斑猫生河东山谷。八月取,阴干。〔吴普曰〕生河内山谷,亦生水石。〔保升曰〕斑猫所在有之,七八月大豆...
黄连
72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王连(《本经》)支连(《药性》)〔时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 〖集解〗〔《别录》曰〕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二月、八月采根。〔弘景曰〕巫阳在建平。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临海诸县者不佳。用之当布裹挼去毛,令如连珠。〔保升曰〕苗似茶,丛生,一茎生三叶,高尺许,凌冬不凋,花黄色。江左者,节高若连珠。蜀都者...
消石(硝石)
70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芒消(《别录》)苦消,(甄权)焰消,(土宿)火消(《纲目》)地霜(《蜀本》)生消(《宋本》)北帝玄珠(〔志曰〕以其消化诸石,故名消石。初煎炼时有细芒,而状若朴消,故有芒消之号。不与朴消及《别录》芒消同类。〔宗奭曰〕消石是再煎炼时取去芒消凝结在下者,精英既去,但余滓如石而已。入药功力亦缓,惟能发烟火。〔权曰〕芒消一作苦消,言其味苦也...
1..
«
1
2
3
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