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0
秒,为您找到
47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80.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
164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附∶起痿汤、养脑利肢汤) 《内经》谓∶“五脏有病,皆能使人痿。”至后世方书,有谓系中风者,言风中于左,则左偏枯而痿废,风中于右则右偏枯而痿废。有谓系气虚者,左手足偏枯痿废,其左边之气必虚,右手足偏枯痿废,其右边之气必虚。有谓系痰瘀者。有谓系血瘀者。有谓系风寒湿相并而为痹,痹之甚者即令人全体痿废。因痰瘀血瘀及风寒湿痹皆能阻塞经络也。乃自脑髓神经司知觉运动之...
淡竹叶
164
2024-11-11
《中药》
一、核心功效与主治 二、临床应用 三、使用禁忌 四、用量与制剂 五、现代研究 六、附图 原态 药材 淡竹叶是传统中药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但需注意禁忌。以下从功效、临床应用、禁忌、用量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功效与主治 清热...
1555. 复方黄桂止血散治出血症很灵验
163
2024-09-0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主治 :鼻出血、咳血、吐血等出血症。 配方及用法 :生大黄15克,肉桂15克,五倍子10克,诃子10克。上药共研末,装瓶备用。每次口服5克,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冲服。 疗效 :治疗74例,1次口服本药立即完全止血者68例,占91.9%;其余6例经2~3次口服,全部达到止血目的,有效率为100%。其中5例在服本药后观察72小时,未见出血。以上病例,用本药后...
8.毒淋汤
163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花柳毒淋,疼痛异常,或兼白浊,或兼溺血。 金银花(六钱) 海金沙(三钱) 石韦(二钱) 牛蒡子(炒捣,二钱) 甘草梢(二钱) 生杭芍(三钱) 三七(捣细,二钱) 鸭蛋子(去皮,三十粒) 上药八味,先将三七末、鸭蛋子仁开水送服,再服余药所煎之汤(鸭蛋子一名鸦胆子,详解见痢疾门爕理汤后)。 此证若兼受风者,可加防风二三钱。若服药数剂后,其疼瘥减而白浊不除...
1058. 马齿苋治疗尿路感染有效率100%
163
2024-07-27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配方及用法 :马齿苋干品120~150克(鲜品300克),红糖90克。马齿苋如系鲜品,洗净切碎和红糖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煎沸半小时则去渣取汁约400毫升,趁热服下,服完药盖被出汗。如属干品则需加水浸泡2小时后再煎,每日服3次,每次煎1剂。 疗效 :治疗急性尿路感染53例,全部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者4小时,长者3~5天。继续给药巩...
石膏
16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石膏的别名较多,常见的有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需注意,部分地区“寒水石”可能指其他矿物,但石膏在古籍中亦称寒水石)、白虎等。 二、入药部位 ...
黄芪
16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黄芪别名包括黄耆 、戴糁、戴椹、独椹、芰草、蜀脂、百本、王孙、绵芪等。这些别名多与药材形态、产地或功效相关,例如“绵芪”因其质地柔软如棉而得...
3.慢脾风(一)
163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宁省公署科员侯寿平之幼子,年七岁,于季秋得慢脾风证。 病因 秋初病疟月余方愈,愈后觉左胁下痞硬,又屡服消瘀之品,致脾胃虚寒不能化食,浸至吐泻交作,兼发抽掣。 证候 日昳潮热,两颧发红,昏睡露晴,手足时作抽掣,剧时督脉紧而头向后仰(俗名角弓反张),无论饮食药物服后半点钟即吐出,且带出痰涎若干,时作泄泻,其脉象细数无力。 诊断 疟为肝胆所受之邪,木病...
土茯苓
16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饮片 一、别名 土茯苓又称“仙遗粮”“冷饭团”“红土苓”“硬饭头”等,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二、入药部位 以干燥根茎入药。一般秋季采挖,除去须根,...
竹茹
16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竹茹的别名有竹皮、青竹茹、淡竹茹、竹二青、青子竹。 二、入药部位 竹茹的入药部位为禾本科植物青竿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
1..
«
28
29
30
31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