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79
秒,为您找到
33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木芙蓉
178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校正:并入《图经》地芙蓉) 〖释名〗地芙蓉(《图经》)木莲(《纲目》)华木(《纲目》)杹木(音化)拒霜(〔时珍曰〕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俗呼为杹皮树。相如赋谓之华木。注云:皮可为索也。苏东坡诗云: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苏颂《图经本草》有地芙蓉,云出鼎州,九月采叶,治疮肿,盖即此物也) 〖集解〗...
1380. 我喝醋蛋液使面肌痉挛有所好转
178
2024-08-31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我今年(1988年)68岁,常常头昏,胃口也不好,食欲差,不愿吃荤,还有多年久治不好的面部痉挛等毛病。从1987年11月20日起到12月底,连续喝了5个醋蛋液 ,我的毛病都好了。由于天冷喝醋太酸,12月底暂停服用。现在我饭量虽不大,但胃口很好,吃饭香了,也有点胖了。 注 :醋蛋液制作与饮用方法,请见本书4142条《神奇的醋蛋液及醋豆治病法》 。 荐方人:...
酸浆
178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菜部苦耽,草部酸浆、灯笼草,俱并为一) 〖释名〗醋浆(《本经》)苦葴(音针)苦耽(《嘉祐》)灯笼草(《唐本》)皮弁草(《食疗》)天泡草(《纲目》)王母珠(《嘉祐》)洛神珠(同上)小者名苦蘵。(〔藏器曰〕《尔雅》苦葴,寒浆也。郭璞注云:即今酸浆,江东人呼为苦葴。小者为苦蘵,亦呼为小苦耽。崔豹《古今注》云:蘵,一名蘵子,实形如皮弁,...
鳢肠
177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莲子草(《唐本》)旱莲草(《图经》)金陵草(《图经》)墨烟草(《纲目》)墨头草(《纲目》)墨菜(《纲目》)猢孙头(《必用》)猪牙草(〔时珍曰〕鳢,乌鱼也,其肠亦乌。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 〖集解〗〔恭曰〕鳢肠生下湿地,所在坑渠间多有。苗似旋覆。二月、八月采,阴干。〔颂曰〕处处有之,南...
天门冬
176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虋冬(音门)颠勒(《本经》)颠棘(《尔雅》)天棘(《纲目》)万岁藤(〔禹锡曰〕按:《尔雅》云:蔷蘼,虋冬。注云:门冬也,一名满冬。《抱朴子》云:一名颠棘,或名地门冬,或名筵门冬。在东岳名淫羊藿,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勒,在越人名浣草。虽处处有之,其名不同,其实一也。别有百部草,其...
白芷
176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白茝(音止,又昌海切。芳香(《本经》)泽芬(《别录》)苻蓠(《别录》)㗇(许骄切。莞(音官。叶名蒚麻(音力。药(音约。〔时珍曰〕徐锴云,初生根干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王安石(《字说》)云:茝香可以养鼻,又可养体,故茝字从㗇。茝音怡,养也。许慎(《说文》)云:晋谓之㗇,齐谓之茝,楚谓之蓠,又谓之药。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
金蚕
172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释名〗食锦虫 〖集解〗〔时珍曰〕按陈藏器云:故锦灰疗食锦虫蛊毒,注云:虫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如蚕之食叶也。今考之,此虫即金蚕也。蔡绦《丛谈》云:金蚕始于蜀中,近及湖、广、闽、粤浸多。状如蚕,金色,日食蜀锦四寸。南人畜之,取其粪置饮食中以毒人,人即死也。蚕得所欲,日置他财,使人暴富,然遣之极难,水火兵刃所不能害。必倍其所致金银锦物,置蚕于...
桑
170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子名椹(〔时珍曰〕徐锴《说文解字》云:叒(音若,东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蚕所食叶之神木,故加木于叒下而别之。《典术》云:桑乃箕星之精) 〖集解〗(〔颂曰〕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尔雅》云:桑辨有葚者栀。又云:女桑,桋桑。檿[实为“厌木”]桑,山桑。郭璞云:辨,半也。葚与椹同。一半有椹,一半无椹,名栀。俗间呼桑之...
1526. 朴硝混菜中服治癫狂病月余可痊愈
167
2024-09-08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一少年女子,得疯疾癫狂甚剧,屡次用药皆未能灌下。后为设方,单用朴硝当盐,加于蔬菜中服之,病人不知,月余痊愈。 引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蜣螂
165
2024-11-0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蛣蜣(音诘羌)推丸(弘景)推车客(《纲目》)黑牛儿(同上)铁甲将军(同上)夜游将军(〔弘景曰〕《庄子》云:蛣蜣之智,在于转丸。喜入粪土中取屎丸而推却之,故俗名推丸。〔时珍曰〕崔豹《古今注》谓之转丸、弄丸,俗呼推车客,皆取此义也。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 〖集解〗《别录》曰蜣螂生长沙池泽。〔...
1..
«
29
30
31
32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