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8
秒,为您找到
6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蓖麻子
172
2025-07-19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方法 九、鉴别特征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蓖麻子的别名包括:萆麻子(《雷公炮炙论》) 、蓖麻仁(《圣济总录》) 、大麻子(《中国药植志》) 、红大麻子(《药材学》) 、红蓖麻、勒菜、...
韭
172
2024-10-1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中品) 〖释名〗草钟乳(《拾遗》)起阳草《侯氏药谱》(〔颂曰〕案许慎说文:韭字象露出地上形。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三四割,其根不伤,至冬壅培之,先春复生,信乎久生者也。〔藏器曰〕俗谓韭是草钟乳,言其温补也。〔时珍曰〕韭之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菁。礼记谓韭为丰本,言其美在根也。薤之美在白,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集解〗〔时珍曰〕韭丛...
车脂
172
2024-11-0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校正:并入缸中膏) 〖释名〗车毂脂(《纲目》)轴脂(《纲目》)辖脂(《纲目》)缸膏(音公。〔时珍曰〕毂即轴也。辖即缸也。乃裹轴头之铁,频涂以油,则滑而不涩。《史记》齐人嘲淳于髡为炙毂輠即此,今云油滑是矣。 〖气味〗辛,无毒。 〖主治〗卒心痛,中恶气,以热酒服之。中风发狂,取膏如鸡子大,热醋搅消服。又主妇人妒乳、乳痈,取熬热涂之,并和...
狗舌草
172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集解〗〔恭曰〕狗舌草生渠堑湿地,丛生。叶似车前而无文理,抽茎开花,黄白色。四月、五月采茎,暴干。 〖气味〗苦,寒,有小毒) 〖主治〗蛊疥瘙疮,杀小虫。为末和涂之,即瘥。(苏恭)
银杏
171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日用》) 〖释名〗白果(《日用》)鸭脚子(〔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梅尧臣诗: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欧阳修诗:绛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是矣) 〖集解〗〔时珍曰〕银杏生江南,以宣城者为胜。树高二三丈。叶薄纵理,俨如鸭掌形,有刻缺,面绿背淡。二月开花成簇,青白色,二更开花,随即卸落,...
石首鱼
171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释名〗石头鱼(《岭表录》)鮸养鱼(音免。《拾遗录》)江鱼(《浙志》)黄花鱼(《临海志》干者名鲞鱼,音想。亦作鱶原文为“鱼养”。〔时珍曰〕鲞能养人,人恒想之,故字从养。罗愿云:诸鱼薧干者皆为鲞,其美不及石首,故独得专称。以白者为佳,故呼白鲞。若露风则变红色,失味也) 〖集解〗《志》曰石首鱼,出水能鸣,夜视有光,头中有石如棋子。一种野鸭,头...
枫香脂
171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白胶香(〔时珍曰〕枫树枝弱善摇,故字从风。俗呼香枫。《金光明经》谓其香为须萨折罗婆香。〔颂曰〕《尔雅》谓枫为[木聂][木聂],言风至则[木聂][木聂]而鸣也。梵书谓之萨阇罗婆香) 〖集解〗(〔恭曰〕枫香脂,所在大山中皆有之。〔颂曰〕今南方及关陕甚多。树甚高大,似白杨。叶圆而作歧,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乃连着实,大如鸭卵。八月...
马兜铃
171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校正:(并入《唐本草》独行根) 〖释名〗都淋藤(《肘后》)独行根(《唐本》)土青木香(《唐本》)云南根(《纲目》)三百两银药(〔宗奭曰〕蔓生附木而上,叶脱时其实尚垂,状如马项之铃,故得名也。〔时珍曰〕其根吐利人,微有香气,故有独行、木香之名。岭南人用治蛊,隐其名为三百两银药。《肘后方》作都淋,盖误传也) 〖集解〗〔志曰〕独行根生古堤城旁...
贝母
171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莔(《尔雅》)音萌。勤母(《别录》)苦菜(《别录》)苦花(《别录》)空草(《别录》)药实(〔弘景曰〕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时珍曰〕诗云言采其莔,即此。一作蝱,谓根状如蝱也。苦菜、药实,与野苦荬、黄药子同名) 〖集解〗〔《别录》曰〕贝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暴干。〔恭曰〕其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之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
梨
170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下品) 〖释名〗快果 果宗 玉乳 密父(〔震亨曰〕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也。〔弘景曰〕梨种殊多,并皆冷利,多食损人,故俗人谓之快果,不入药用) 〖集解〗(〔颂曰〕梨处处皆有,而种类殊别。医方相承,用乳梨、鹅梨。乳梨出宣城,皮厚而肉实,其味极长。鹅梨河之南北州郡皆有之,皮薄而浆多,味差短,其香则过之。其余水梨、消梨、紫糜梨、赤梨、青梨、茅梨、甘...
1..
«
32
33
34
35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