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74
秒,为您找到
40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百草霜
6
2024-10-16
《本草纲目·李时珍》
(《纲目》) 〖释名〗灶突墨(《纲目》) 灶额墨(〔时珍曰〕此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谓之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消化积滞,入下食药中用。(苏颂)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时珍) 〖发明〗〔时珍曰〕百草霜、釜底墨、梁上倒挂尘,皆是烟气结成,但其体质有轻虚结实之异...
莎草、香附子
6
2024-10-17
《本草纲目·李时珍》
(《别录》中品) 〖释名〗雀头香(《唐本》)草附子(《图经》)水香棱(《图经》)水巴戟(《图经》)水莎(《图经》)侯莎(《尔雅》)莎结(《图经》)夫须(《别录》)续根草(《图经》)地藾根(《图经》)地毛(《广雅》)〔时珍曰〕《别录》止云莎草,不言用苗用根。后世皆用其根,名香附子,而不知莎草之名也。其草可为笠及雨衣,疏而不沾,故字从草从沙。亦作蓑字,因其为衣...
生姜
6
2024-10-19
《本草纲目·李时珍》
(《别录》中品) 校正:原附干姜下,今分出。今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时珍曰〕按许慎说文,姜作[艹/疆],云御湿之菜也。王安石字说云:薑能疆御百邪,故谓之薑。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或作子姜;宿根谓之母姜也。 〖集解〗〔《别录》曰〕生姜、干姜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之。〔颂曰〕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良。苗高二三尺。叶似箭竹而长,两两相对...
地锦
6
2024-10-18
《本草纲目·李时珍》
(宋《嘉祐》) 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地朕) 〖释名〗地朕(《吴普》)地噤(《拾遗》)夜光(《吴普》)承夜(《吴普》)草血竭 (《纲目》)血见愁(《纲目》)血风草(《纲目》)马草(《纲目》)雀儿卧单(《纲目》)酱瓣草(《玉册》)猢狲头草(〔《别录》曰〕地朕,三月采之。〔藏器曰〕地朕一名地锦,一名地噤。蔓延着地,叶光净,露下有光。〔时珍曰〕赤茎布地...
芜菁
6
2024-10-19
《本草纲目·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蔓菁(《唐本》)九英菘《食疗》诸葛菜(〔藏器曰〕芜菁北人名蔓菁。今并汾、河朔间烧食其根,呼为芜根,犹是芜菁之号。芜菁,南北之通称也。塞北、河西种者,名九英蔓菁,亦曰九英菘。根叶长大而味不美,人以为军粮。〔禹锡曰〕《尔雅》云:须,薞芜。《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毛苌注云:葑,须也。孙炎云:葑,一名葑苁。礼坊记云:葑,蔓菁也。陈、宋之...
芝
4
2024-10-27
《本草纲目·李时珍》
(《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本经》青、赤、黄、白、黑、紫六芝) 〖释名〗苬(音囚。〔时珍曰〕芝本作之,篆文象草生地上之形。后人借之字为语辞,遂加草以别之也。《尔雅》云:苬,芝也。注云:一岁三华瑞草。或曰生于刚处曰菌,生于柔处曰芝。昔四皓采芝,群仙服食,则芝亦菌属可食者,故移入菜部) 〖集解〗(〔《别录》曰〕青芝生泰山,赤芝生霍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
柚
4
2024-10-28
《本草纲目·李时珍》
(《日华》) 〖释名〗櫾(与柚同)条(《尔雅》)壶柑(《唐本》)臭橙(《食性》)朱栾(〔时珍曰〕柚色油然,其状如卣,故名。壶亦象形。今人呼其黄而小者为蜜筒,正此意也。其大者谓之朱栾,亦取团栾之象。最大者谓之香栾。《尔雅》谓之櫠,音废,又曰椵,音贾。《广雅》谓之镭柚,镭亦壶也。(《桂海志》谓之臭柚,皆一物。但以大小古今方言称呼不同耳) 〖集解〗〔恭曰〕柚皮...
苦菜
4
2024-10-27
《本草纲目·李时珍》
(《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嘉祐》苦苣、苦荬。 〖释名〗荼(音荼。《本经》)苦苣(《嘉祐》)苦荬(《纲目》)游冬(《别录》)褊苣(《日用》)老鹳菜(《救荒》)天香菜(〔时珍曰〕苦荼以味名也。经历冬春,故曰游冬。许氏说文苣作[艹/豦]。吴人呼为苦荬,其义未详。《嘉祐》本草言岭南、吴人植苣供馔名苦苣,而又重出苦苣及苦荬条。今并并之) 〖集解〗〔《别录》曰...
秦荻藜
4
2024-10-27
《本草纲目·李时珍》
(《唐本草》附) 〖释名〗〔时珍曰〕按山海经云:秦山有草,名曰藜,如荻,可以为菹。此即秦荻藜也。盖亦藜类,其名亦由此得之。 〖集解〗〔恭曰〕秦荻藜生下湿地,所在有之。人所啖者。〔诜曰〕此物于生菜中最香美。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心腹冷胀,下气消食,和酱、醋食之。(《唐本》)破气甚良。又末之和酒服,疗心痛,悒悒,塞满气。(孟诜) 子 〖主...
茄
4
2024-10-27
《本草纲目·李时珍》
(宋《开宝》) 〖释名〗落苏(《拾遗》)昆仑瓜(《御览》)草鳖甲(〔颂曰〕按段成式云:茄音加,乃莲茎之名。今呼茄菜,其音若伽,未知所自也。〔时珍曰〕《陈藏器本草》云:茄一名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酥酪也,于义似通。杜宝《拾遗录》云:隋炀帝改茄曰昆仑紫瓜。又王隐君《养生主论》治疟方用干茄,讳名草鳖甲。盖以鳖甲能治寒热,茄亦能治寒热故...
1..
«
35
36
37
38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