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226
秒,为您找到
6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寒号虫
162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校正:自虫部移入此) 〖释名〗鹖鴠 独舂 屎名五灵脂(〔时珍曰〕杨氏《丹铅录》,谓寒号虫即鹖鴠,今从之。《诗》作盍旦,《礼》作曷旦,《说文》作䳚鴠,《广志》作侃旦,《唐诗》作渴旦,皆随义借名耳。扬雄《方言》云:自关而西谓之鹖鴠。自关而东谓之城旦,亦曰倒悬。周、魏、宋、楚谓之独舂。郭璞云:鹖鴠,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
骨碎补
162
2025-07-28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方法 九、鉴别特征 正品 伪品 十、贮藏条件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骨碎补的别名包括:毛姜、猴姜、猢...
布
162
2024-11-0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拾遗》) 〖释名〗〔时珍曰〕布有麻布、丝布、木绵布。字从手从巾,会意也。 〖主治〗新麻布:能逐瘀血,妇人血闭腹痛、产后血痛。以数重包白盐一合,煅研,温酒服之。旧麻布:同旱莲草等分,瓶内泥固煅研。日用揩齿,能固牙乌须。(时珍) 白布:治口唇紧小,不能开合饮食。不治杀人。作大炷安刀斧上,烧令汗出,拭涂之,日三五度。仍以青布烧灰,酒服。(时珍) 青布:...
酪
162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潼(音董) 〖集解〗〔恭曰〕牛、羊、水牛、马乳,并可作酪。水牛乳作者,浓厚味胜。[牜秦]牛、马乳作酪性冷。驴乳尤冷,不堪作酪也。〔藏器曰〕酪有干、湿,干酪更强。〔时珍曰〕酪潼,北人多造之。水牛、[牜秦]牛、犛牛、羊、马、驼之乳,皆可作之。入药以牛酪为胜,盖牛乳亦多尔。按《饮膳正要》云: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
棠梨
162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释名〗甘棠(〔时珍曰〕《尔雅》云:杜,甘棠也。赤者杜,白者棠。或云:牝曰杜,牡曰棠。或云:涩者杜,甘者棠。杜者涩也,棠者糖也。三说俱通,末说近是) 〖集解〗〔时珍曰〕棠梨,野梨也。处处山林有之。树似梨而小。叶似苍术叶,亦有团者,三叉者,叶边皆有锯齿,色颇黪白。二月开白花,结实如小楝子大,霜后可食。其树接梨甚嘉。有甘、酢,赤、白二种。按陆机...
水蓼
162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虞蓼(《尔雅》)泽蓼(〔志曰〕生于浅水泽中,故名水蓼。〔时珍曰〕按:(《尔雅》)云:蔷,虞蓼也。山夹水曰虞) 〖集解〗〔恭曰〕水蓼生下湿水旁。叶似马蓼,大于家蓼,茎赤色,水挼食之,胜于蓼子。〔宗奭曰〕水蓼大概与水荭相似,但枝低耳。今造酒取叶,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取其辛耳。〔时珍曰〕此乃水际所生之蓼,叶长五六寸,比水荭叶稍狭,比家...
南烛
162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释名〗南天烛(《图经》)南烛草木(《隐诀》)男续(同上)染菽(同上)猴菽草(同上)草木之王(同上)惟那木(同上)牛筋(《拾遗》)乌饭草(《日华》)墨饭草(《纲目》)杨桐(《纲目》)赤者名文烛(〔时珍曰〕南烛诸名,多不可解。〔藏器曰〕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如牛筋,故曰牛筋) 〖集解〗(〔藏器曰〕南烛生高山,经冬不凋。〔颂曰〕今惟江东州郡有...
辛夷
161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辛雉(《本经》)侯桃(同)房木(同)木笔(《拾遗》)迎春(〔时珍曰〕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扬雄《甘泉赋》云:列辛雉于林薄。服虔注云:即辛夷。雉、夷声相近也。今《本草》作辛矧,传写之误矣。〔藏器曰〕辛夷花未发时,苞如小桃子,有毛,故名侯桃。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 〖集解〗(《别录》曰辛夷生汉中...
穿山甲
161
2025-07-19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传统用途,现行法规限制) 功效(传统) 主治(传统) 五、相关配伍 (传统) 六、用法用量 (传统) 七、使用禁忌 (现行法规优先) 八、炮制方法 (传统工艺) 九、鉴别 (传统特征)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十、贮藏 (传统要求)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
石蒜
161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图经》) 〖释名〗乌蒜(《纲目》)老鸦蒜(《救荒》)蒜头草(《纲目》)婆婆酸(《纲目》)一枝箭(《纲目》)水麻(《图经》〔时曰〕蒜以根状名,箭以茎状名) 〖集解〗〔颂曰〕水麻生鼎州、黔州,其根名石蒜,九月采之。或云金灯花根,亦名石蒜,即此类也。〔时珍曰〕石蒜处处下湿地有之,古谓之乌蒜,俗谓之老鸦蒜、一枝箭是也。春初生叶,如蒜秧及山慈姑叶,背有剑脊,...
1..
«
37
38
39
40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