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68 秒,为您找到 43 个相关结果.
  • 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风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哕啘 呃逆 霍乱 泄泻 痢 疟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痿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瘵疰 邪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不眠...
  • 5.通变白头翁汤

    治热痢下重腹疼,及患痢之人,从前曾有鸦片之嗜好者。 生山药(一两) 白头翁(四钱) 秦皮(三钱) 生地榆(三钱) 生杭芍(四钱) 甘草(二钱) 旱三七(轧细,三钱) 鸭蛋子(去皮拣成实者,六十粒) 上药共八味,先将三七、鸭蛋子用白蔗糖水送服一半,再将余煎汤服。其相去之时间,宜至点半钟。所余一半,至煎汤药渣时,仍如此服法。 《伤寒论》治厥阴热痢下重者,有...
  • 5.脑充血兼痰厥

    骆义波,住天津东门里谦益里,年四十九岁,业商,得脑充血兼痰厥证。 病因 平素常患头晕,间有疼时,久则精神渐似短少,言语渐形謇涩,一日外出会友,饮食过度,归家因事有拂意,怒动肝火,陡然昏厥。 证候 闭目昏昏,呼之不应,喉间痰涎杜塞,气息微通。诊其脉左右皆弦硬而长,重按有力,知其证不但痰厥实素有脑充血病也。 诊断 其平素头晕作疼,即脑充血之现证也。其...
  • 敦复汤

    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野台参(四钱) 乌附子(三钱) 生山药(五钱) 补骨脂(炒捣,四钱) 核桃仁(三钱) 萸肉(去净核,四钱) 茯苓(钱半) 生鸡内金(捣细,钱半) 或问:人之相火生于下焦,而游行于中焦、上焦。夫下焦既为相火所生之地,其处当热于他处,何以...
  • 3.自述治愈牙疼之经过

    愚素无牙疼病。丙寅腊底,自津回籍,早六点钟之车站候乘,至晚五点始得登车,因此感冒风寒,觉外表略有拘束,抵家后又眠于热炕上,遂陡觉心中发热,继而左边牙疼。因思解其外表,内热当消,牙疼或可自愈。服西药阿斯必林一瓦半(此药原以一瓦为常量),得微汗,心中热稍退,牙疼亦觉轻。迟两日,心中热又增,牙疼因又剧。方书谓上牙龈属足阳明,下牙龈属手阳明,愚素为人治牙疼有内热者,...
  • 第四十三卷 鳞部

    守宫 蛤蚧 盐龙 蛇蜕 蚺蛇 鳞蛇 白花蛇 乌蛇 金蛇 水蛇 蛇婆 黄颔蛇 蝮蛇 蚖 蓝蛇 两头蛇 天蛇 苟印 蛇角 诸蛇 龙 吊 蛟龙 鼍龙 鲮鲤 石龙子
  • 第十三卷 草部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柴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土当归 都管草 升麻 苦参 白鲜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水仙 白茅 地筋 芒 龙胆 细辛 杜衡 及己 鬼督邮 徐长卿 白微 白前 草犀 钗子股 吉利草 朱砂根 辟虺雷 锦地罗 紫金牛 拳参 铁线草 金丝草 黄连
  • 附∶人参形状考

    人参:无论野山、移山、种秧,其色鲜时皆白,晒干则红,浸以白冰糖水,晒干则微红,若浸之数次,虽晒于亦白矣。野山之参,其芦头(生苗之处,亦名露土)长而细,极长者可至二寸,细若韭莛,且多龃龉,有芦头短者则稍粗,至秧参之芦头,长不过七八分,其粗则过于箸矣。 人参之鲜者,皆有粗皮,制时用线七八条作一缕为弓弦,用此弦如拉锯状,来回将其粗皮磨去,其皮色始光润,至皮上之横...
  • 5.肠结腹疼

    李连荣,天津泥沽人,年二十五岁,业商,于仲春得腹结作疼证。 病因 偶因恼怒触动肝气,遂即饮食停肠中,结而不下作疼。 证候 食结肠中,时时切疼,二十余日大便不通。始犹少进饮食,继则食不能进,饮水一口亦吐出。延医服药,无论何药下咽亦皆吐出,其脉左右皆微弱,犹幸至数照常,按之犹有根柢,知犹可救。 疗法 治此等证,必止呕之药与开结之药并用,方能直达病所;...
  • 9.痫疯治法

    (附:愈痫丸、息神丸) 痫疯最为难治之证,因其根蒂最深(论者谓此病得于先天未降生之时),故不易治耳。愚平素对于此证,有单用磨刀水治愈者;有单用熊胆治愈者;有单用芦荟治愈者;有用磁朱丸加赭石治愈者;有日用西药臭素加里、抱水格鲁拉尔诸药强制其脑筋使不暴发,而徐以健脾利痰、清火镇惊之药治愈者。然如此治法,效者固多,不效者亦恒有之,仍觉对于此证未有把握。后治奉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