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69 秒,为您找到 127 个相关结果.
  • 莽草

    (《本经》下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䒽草(音罔)芒草(《山海经》)鼠莽(〔弘景曰〕莽本作䒽字,俗讹呼尔。〔时珍曰〕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山人以毒鼠,谓之鼠莽) 〖正误〗〔《别录》曰〕一名葞,一名春草。〔禹锡曰〕按:《尔雅》云:葞,春草。孙炎注云:药草也,俗呼为䒽草。郭璞注云:一名芒草。所见异也。〔时珍曰〕葞音尾,白薇也。薇,葞字音...
  • 第十五篇 五官科疾病

    沙眼 眼混浊 眼昏花 老花眼 飞蚊症 瞳孔散大 视神经萎缩 眼肌重症肌无力 眼睑抽搐(眼皮跳动) 眼底病(视网膜静脉堵塞) 异状胬肉 烂眼边 睑缘炎 盐酸灼眼 红眼病(结膜炎) 电光眼炎 近视眼 白内障 青光眼 双目失明 云翳目疾 目中白点 夜盲症 迎风流泪 慢性泪囊炎 麦粒肿(针眼) 老年眼袋 倒睫 眼...
  • 伏翼

    (《本经》上品) (校正:〔时珍曰〕《本经》上品有伏翼条,又有天鼠屎,今依《李当之本草》合而为一) 〖释名〗蝙蝠(音编福)。天鼠(《本经》)仙鼠(《唐本》)飞鼠(《宋本》)夜燕(〔恭曰〕伏翼者,以其昼伏有翼也。〔时珍曰〕伏翼,《尔雅》作服翼,齐人呼为仙鼠,《仙经》列为肉芝) 〖集解〗《别录》曰伏翼生太山谷,及人家屋间。立夏后采,阴干。天鼠屎生合浦山谷。...
  • (宋《开宝》) 〖释名〗落苏(《拾遗》)昆仑瓜(《御览》)草鳖甲(〔颂曰〕按段成式云:茄音加,乃莲茎之名。今呼茄菜,其音若伽,未知所自也。〔时珍曰〕《陈藏器本草》云:茄一名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酥酪也,于义似通。杜宝《拾遗录》云:隋炀帝改茄曰昆仑紫瓜。又王隐君《养生主论》治疟方用干茄,讳名草鳖甲。盖以鳖甲能治寒热,茄亦能治寒热故...
  • 1284. 用消风汤加减治头风121例均有效

    主治 :头风(风火上扰)。 配方及用法 :柴胡、僵蚕各10克,天麻、川芎、黄芩、钩藤各15克,珍珠母、生石膏(先下)各20克。上药煎20~30分钟,取汁约150毫升,两煎分2次服,每日1剂。火盛者加龙胆草15克,偏头痛者加蔓荆子15克,目痛者加菊花15克,牙痛者加细辛5克,巅顶痛者加藁本15克。 疗效 :治疗患者121例,治愈1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
  • 白棘

    (《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别录》棘刺花) 〖释名〗棘刺(《别录》)棘针(《别录》)赤龙瓜(《纲目》)花名刺原(《别录》)菥蓂(《别录》)马朐(音劬。〔时珍曰〕独生而高者为枣,列生而低者为棘。故重朿为枣,平朿为棘,二物观名即可辨矣。朿即刺字。菥蓂与大荠同名,非一物也) 〖集解〗(〔别录曰〕白棘生雍州川谷,棘刺花生道旁,冬至后一百二十日采之,四月采实...
  • (《本经》下品) 校正:木部有《拾遗》桃橛,今并入此。 〖释名〗〔时珍曰〕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或云从兆谐声也。 〖集解〗〔《别录》曰〕桃生太山川谷。〔弘景曰〕今处处有之。核仁入药,当取解核者种之为佳,山桃仁不堪用。〔颂曰〕汴东、陕西者尤大而美。大抵佳果肥美者,皆圃人以他木接成,殊失本性。入药当用本生者为佳。今市卖者,...
  • 白芷

    232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六、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白芷的别名包括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芳香、泽芬、苻蓠 等。这些别名多与其产地、形态或药用特性相关。 二、入药部位 白芷的入药部位为其干...
  • 大黄

    (《本经》下品) 〖释名〗黄良(《本经》)将军(当之)火参(《吴普》)肤如(《吴普》〔弘景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杲曰〕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 〖集解〗〔《别录》曰〕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普曰〕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二月卷生黄赤,其叶四四相当,茎高三尺许。三月花黄,五月实黑,八月采根。根有...
  • (《本经》中品) (校正:《拾遗》乌烂蚕及茧卤汁,《嘉祐》蚕蜕,今并为一) 〖释名〗自死者名白僵蚕(〔时珍曰〕蚕从朁,象其头身之形,从䖵,以其繁也。俗作蚕字者,非矣。蚕(音腆),蚯蚓之名也。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故曰白僵。死而不朽曰僵。再养者曰原蚕。蚕之屎曰沙,皮曰蜕,瓮曰茧,蛹曰螝,(音龟),蛾曰罗,卵曰蜕,蚕初出曰䖢,(音苗),蚕纸曰连也) 〖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