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65 秒,为您找到 271 个相关结果.
  • 1154. 祖传秘方黄芪母鸡汤治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显著

    黄芪母鸡汤 是家父治疗虚劳诸症的祖传秘方,近年来,我反复试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配方及用法 :生黄芪50克,鸡血藤30克(打碎),大母鸡一只(乌骨、乌肉、白毛者最佳)。宰一母鸡,取其血与黄芪、鸡血藤二药搅拌和匀,并将其塞入洗净去毛(留心肝肺及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水适量不加任何作料,文火煮之,以肉熟为度,...
  • 石胆

    (《本经》上品) 〖释名〗胆矾(《纲目》) 黑石(《吴普》) 毕石(《本经》) 君石,当之,铜勒(《吴普》),立制石(〔时珍曰〕胆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矾,呼为胆矾) 〖集解〗〔别录曰〕石胆生秦州羌道山谷大石间,或羌里句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其为石也,青色多白文,易破,状似空青。能化铁为铜,合成金银。〔弘景曰〕仙经时用,俗方甚少,此药殆绝。今人时有采者...
  • 凡例

    《神农本草》三卷,三百六十种,分上、中、下三品。梁·陶弘景增药一倍,随品附入。唐、宋重修,各有增附,或并或退,品目虽存,旧额淆混,义意俱失。今通列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以类从。三品书名,俱注各药之下,一览可知,免寻索也。 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名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
  • 紫葳

    (《本经》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凌霄(苏恭)陵苕(《本经》)陵时(郭璞)女葳(甄权)茇华(《本经》)武威(《吴普》)瞿陵(《吴普》)鬼目(吴氏〔时珍曰〕俗谓赤艳曰紫葳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 〖正误〗(〔弘景曰〕是瞿麦根,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太行山北,得紫葳华。必当奇异。今瞿麦处处有之,不应乃在太行...
  • 5.加味苓桂术甘汤

    治水肿小便不利,其脉沉迟无力,自觉寒凉者。 于术(三钱) 桂枝尖(二钱) 茯苓片(二钱) 甘草(一钱) 干姜(三钱) 人参(三钱) 乌附子(二钱) 威灵仙(一钱五分) 肿满之证,忌用甘草,以其性近壅滞也。惟与茯苓同用,转能泻湿满,故方中未将甘草减去。若肿胀甚剧,恐其壅滞者,去之亦可。 服药数剂后,小便微利,其脉沉迟如故者,用此汤送服生硫黄末四五厘。若不...
  • (《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苦[木荼](搽、途二音。《唐本》)槚(《尔雅》)蔎(音设)荈(音舛。〔颂曰〕郭璞云:早采为茶,晚采为茗,一名荼,蜀人谓之苦茶。陆羽云:其名有五: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时珍曰〕杨慎《丹铅录》云:荼即古茶字,音途,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是也。颜师古云:汉时茶陵,始转途音为宅加切,或言《六经》无茶字...
  • 7.清带汤

    治妇女赤白带下。 生山药(一两) 生龙骨(捣细,六钱) 生牡蛎(捣细,六钱) 海螵蛸(去净甲捣,四钱) 茜草(三钱) 单赤带,加白芍、苦参各二钱。单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三钱。鹿角霜系鹿角沉埋地中,日久欲腐,掘地而得者。其性微温,为补督任冲三脉之要药。盖鹿角甚硬,埋久欲腐,服之转与肠胃相宜,而易得其气化也。药房鬻者,多系用鹿角煅透为霜,其性燥,不如出土者...
  • 18.阳明病白虎汤证

    上所论有葛根诸方,皆治阳明在经之病者也。至阳明在腑之病,又当另议治法,其治之主要,自当以白虎汤为称首也。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节载太阳篇)。 按:此脉象浮而且滑,夫滑则为热入里矣,乃滑而兼浮,是其热未尽入里,半在阳明之腑,半在阳明之经也。在经为表,在腑为里,故曰表有热里有寒。《内经》谓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谓人之伤...
  • 1.参赭镇气汤

    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 野台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六钱) 生芡实(五钱) 生山药(五钱) 萸肉(去净核,六钱) 生龙骨(捣细,六钱) 生牡蛎(捣细,六钱) 生杭芍(四钱) 苏子(炒捣,二钱) 一妇人,年三十余,劳心之后兼以伤心,忽喘逆大作,迫促异常。其翁知医,以补敛元气之药治之,觉胸中窒碍不能容受...
  • 12.和血熄风汤

    治产后受风发搐。 当归(一两) 生黄芪(六钱) 真阿胶(不炒,四钱) 防风(三钱) 荆芥(三钱) 川芎(三钱) 生杭芍(二钱) 红花(一钱) 生桃仁(带皮尖,钱半,捣) 此方虽治产后受风,而实以补助气血为主。盖补正气,即所以逐邪气,而血活者,风又自去也(血活风自去,方书成语)。若产时下血过多或发汗过多,以致发搐者,此方仍不可用,为其犹有发表之药也。当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