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4
秒,为您找到
6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蓼
156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自菜部移入此) 〖释名〗(〔时珍曰〕蓼类皆高扬,故字从[ ],音料,高飞貌) 〖集解〗〔《别录》曰〕蓼实生雷泽川泽。〔弘景曰〕此类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青蓼,人家常用,其叶有圆有尖,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此也;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相似而香,并不甚辛,好食。〔保升曰〕蓼类甚多。有青蓼、香蓼、水蓼、马蓼、紫蓼、赤蓼、木戮七...
梅
156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时珍曰〕梅,古文作呆,象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杏为呆。书家讹为甘木。后作梅,从每,谐声也。或云:梅者媒也。媒合众味。故书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而梅字亦从某也。陆佃《埤雅》言梅入北方变为杏,郭璞注《尔雅》以柟为梅,皆误矣。柟即柟木,荆人呼为梅,见陆机《草木疏》。 〖集解〗〔《别录》曰〕梅实生汉中山谷。五月采实,火干。〔颂...
樱桃
156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莺桃(《礼注》)含桃(《月令》)荆桃(〔宗奭曰〕《孟诜本草》言此乃樱,非桃也。虽非桃类,以其形肖桃,故曰樱桃,又何疑焉?如沐猴梨、胡桃之类,皆取其形相似耳。(《礼记》仲春,天子以含桃荐宗庙即此。故王维诗云: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干御苑鸟衔残。药中不甚用。〔时珍曰〕其颗如璎珠,故谓之樱。而许慎作莺桃,云莺所含食,故又曰含桃,亦通。案《尔...
狼把草
156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校正:(并入《拾遗》郎耶草) 〖释名〗郎耶草(〔时珍曰〕此即陈藏器《本草》郎耶草也。闽人呼爷为郎罢,则狼把当作郎罢乃通。又方士言此草即鼠尾草,功用亦近之,但无的据耳) 〖集解〗〔藏器曰〕狼把草生山道旁,与秋穗子并可染皂。〔又曰〕郎耶草生山泽间,高三四尺,叶作雁齿,如鬼针苗。鬼针,即鬼钗也。其叶有桠,如钗脚状。〔禹锡曰〕狼把草出近道,古方...
珊瑚
156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钵摆娑福罗(梵书) 〖集解〗〔恭曰〕珊瑚生南海,又从波斯国及师子国来。〔颂曰〕今广州亦有,云生海底作枝柯状,明润如红玉,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枝柯多者更难得,采无时。谨按《海中经》云:取珊瑚,先作铁网沉水底,珊瑚贯中而生,岁高三二尺,有枝无叶,因绞网出之,皆摧折在网中,故难得完好者。不知今之取者是尔否·汉积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三二...
海藻
156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味苦寒。 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水十二肿。一名落首。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藫,生东海,七月七日采,暴干。 案《说文》云:薻,水草也,或作藻。《广雅》云:海萝,海藻也。《尔雅》云:薅,海藻也。郭璞云:药草也。一名海萝,如乱发,生海中。本草云:又薻石衣。 郭璞云: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或曰藫,叶似而大,生水底也...
菘
155
2024-10-1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白菜(〔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集解〗〔弘景曰〕菘有数种,犹是一类,正论其美与不美,菜中最为常食。〔宗奭曰〕菘叶如芜菁,绿色差淡,其味微苦,叶嫩稍阔。〔颂曰〕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或若箑,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疑即牛肚菘也。〔时珍曰〕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有二...
地榆
155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味苦微寒。 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创(《御览》引云:主消酒,又云明目,《大观本草》,消酒作黑字,而无明目)。生山谷。 《名医》曰:生桐柏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广雅》云:菗蒢,地榆也。陶宏景云: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而花子紫黑色如豉,故中玉豉。
松
155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松柏为百木之长。松犹公也,柏犹伯也。故松从公,柏从白) 〖集解〗(《别录》曰松脂生太山山谷。六月采。〔颂曰〕松处处有之。其叶有两鬣、五鬣、七鬣。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不及塞上者佳好也。松脂以通明如熏陆香颗者为胜。〔宗奭曰〕松黄一如蒲黄,但味差淡。松子多海东来,今关右亦有,但细小味薄也。〔时珍曰...
蛇黄
155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集解〗〔恭曰〕蛇黄出岭南,蛇腹中得之,圆重如锡,黄黑青杂色。〔志曰〕蛇黄多赤色,有吐出者,野人或得之。〔颂曰〕今越州、信州亦有之。今医所用,云是蛇冬蛰时所含土,到春发蛰吐之而去,大如弹丸,坚如石,外黄内黑色,二月采之。与旧说不同,未知孰是。〔时珍曰〕蛇黄生腹中,正如牛黄之意。世人因其难得,遂以蛇含石代之,以其同出于蛇故尔。广西平南县有蛇黄...
1..
«
42
43
44
45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