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8
秒,为您找到
62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蠡鱼
154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初学记引作鳢鱼) 味甘寒。 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一名鲖鱼。生池泽。 《名医》曰:生九江,采无时。 案《说文》云:,鲖也。鲖,也。读若裤栊。《广雅》云:鲡,鯣鲖也。《尔雅》云:鳢。郭璞云:鲖也。《毛诗》云:鲂鳢。《传》云:鳢鲖也。据《说文》云:鳢鳠也。与不同,而毛苌。郭璞以鲖释鳢,与许不合。然初学记引此亦作鳢,盖二字音同,以舛,不可得详。《广雅...
角蒿
154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集解〗〔恭曰〕角蒿似白蒿,花如瞿麦,红赤可爱,子似王不留行,黑色作角,七月、八月采。〔保升曰〕叶似蛇床、青蒿,子角似蔓菁,青黑而细,秋熟,所在皆有之。〔宗奭曰〕茎叶如青蒿,开淡红紫花,大约径三四分。花罢结角,长二寸许 ,微弯。〔斅曰〕凡使,勿用红蒿并邪蒿,二味真似角蒿,只是此香而角短尔。采得,于槐砧上细锉用之。 〖气味〗辛、苦,有小毒。...
气味阴阳
154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阴阳应象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
覆盆子
154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校正:(自果部移入此) 〖释名〗茥(《尔雅》。音奎)缺盆(《尔雅》)西国草(《图经》)毕楞伽(《图经》)大麦苺(音母,插田藨(音苞)乌藨子(《纲目》〔当之曰〕子似覆盆之形,故名之。〔宗奭曰〕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时珍曰〕五月子熟,其色乌赤,故俗名乌藨、大麦苺、插田藨,亦曰栽秧藨。《甄权本草》一名马瘘,一名陆荆,殊...
蔊菜
154
2024-10-1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校正:并入草部《拾遗》[艹/㹿]菜。 〖释名〗[艹/㹿]菜(音罩)辣米菜(〔时珍曰〕蔊味辛辣,如火焊人,故名。亦作[艹/㹿]。陈藏器本草有[艹/㹿]菜,云辛菜也,南人食之。不著形状。今考唐韵、玉篇并无[艹/㹿]字,止有蔊字,云辛菜也。则[艹/㹿]乃蔊字之讹尔) 〖集解〗〔时珍曰〕蔊菜生南地,田园间小草也。冬月布地丛生,长二三寸,柔梗细叶。...
石蚕
154
2024-11-0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有名未用石蠹虫) 〖释名〗沙虱(《本经》)石蠹虫(《别录》)石下新妇(《拾遗》〔弘景曰〕沙虱乃东间水中细虫。人入水浴,着身略不可见,痛如针刺,挑亦得之。今此或名同而物异耳。〔时珍曰〕按《吴普本草》沙虱作沙蜯) 〖集解〗《别录》曰石蚕生江汉池泽。〔宗奭曰〕石蚕在处山河中多有之。附生水中石上,作丝茧如钗股,长寸许,以蔽其身。其...
人尿
154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 〖释名〗溲(《素问》)小便(《素问》)轮回酒(《纲目》)还元汤(〔时珍曰〕尿,从尸从水,会意也。方家谓之轮回酒、还元汤,隐语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道者,阑门也。主分泌水谷,糟粕入于大肠,水汁渗入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阴阳应象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
菟丝子
154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菟缕(《别录》)菟累(《别录》)菟芦(《本经》)菟丘(《广雅》)赤网(《别录》)玉女(《尔雅》)唐蒙(《尔雅》)火焰草(《纲目》)野狐丝(《纲目》)金线草(〔禹锡曰〕按:《吕氏春秋》云:或谓菟丝无根也。其根不属地,茯苓是也。《抱朴子》云: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菟,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伏菟抽则菟丝死。又云:菟丝初生之根...
石中黄子
154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宗奭曰〕子当作水。既云黄浊水,焉得名子?) 〖集解〗〔恭曰〕此禹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也。出余粮处有之。〔颂曰〕今惟河中府中条山谷出之。其石形如面剂,紫黑色。石皮内黄色者,谓之中黄。葛洪(《抱朴子》云:石中黄子所在有之,沁水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润湿不燥。打其石有数十重,见之赤黄溶溶,如鸡子之在壳中也。即当未坚时饮之。不尔...
红蓝花
154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释名〗红花(《开宝》)黄蓝(〔颂曰〕其花红色,叶颇似蓝,故有蓝名) 〖集解〗〔志曰〕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今魏地亦种之。〔颂曰〕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月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花下作梂猬多刺,花出梂上。圃人乘露采之,采已复出,至尽而罢。梂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暴干,以染真红,又作胭...
1..
«
44
45
46
47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