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95 秒,为您找到 89 个相关结果.
  • 37.温病兼冲气上冲

    郑伯恕,奉天裕盛铭印书局经理,年五十二岁,于季春得温病,兼冲气自下上冲。 病因 其人素有痰饮,偶有拂意之事,肝火内动,其冲气即挟痰饮上涌,连连呕吐痰水。季春之时,因受感冒成温病。温热内传,触动冲气又复上冲。 证候 表里俱壮热,嗜饮凉水,痰涎上泛,屡屡咳吐,呃逆哕气,连连不除,两胁作胀。舌苔白厚,而中心微黄。大便三日未行。其脉左部弦硬而长,右部洪滑而长...
  • 2.卫生防疫宝丹

    治霍乱吐泻转筋,下痢腹疼,及一切痧症。平素口含化服,能防一切疠疫传染。 粉甘草(细末,十两) 细辛(细末,两半) 香白芷(细末,一两) 薄荷冰(细末,四钱) 冰片(细末,二钱) 朱砂(细末,三两) 先将前五味和匀,用水为丸如桐子大,晾干(不宜日晒)。再用朱砂为衣,勿令余剩。装以布袋,杂以琉珠,来往撞荡,务令光滑坚实。如此日久,可不走气味。若治霍乱证,宜服...
  • 18.答翁义芳问呃逆气郁治法

    详观一百十一号(《绍兴医药学星期报》)所登之案,其呃逆终不愈者,以其虚而兼郁也。然观其饱时加重,饥时见轻,知病因之由于郁者多,由于虚者少。若能令其分毫不郁,其呃当止。郁开呃止,气化流通,虽有所虚,自能渐渐复原。特是理虚中之郁最为难事,必所用之药分毫不伤气化,俾其郁开得一分,其气化自能复原一分,始克有效。拙著《衷中参西录》载有卫生防疫宝丹(方详本期第六卷论霍乱...
  • 408. 我用口嚼红糖法治呃逆立即见效

    呃逆 ,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有几分钟或半小时一次的,亦有连续呃七八声才停的。本症可由多种原因(如受凉、手术等)引起。 我去年得一打嗝病(呃逆),到医院治疗几天不见好转。后来友人告诉我一偏方:在要打嗝时将50克红糖分两次送入口中嚼啐咽下,停个把小时再吃一次,立即见效。 我应用此偏方后,一天就痊愈了。 百姓验...
  • 芦根

    245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芦根又称苇根、芦茅根、芦柴根等,因其为芦苇的根茎而得名。 二、入药部位 芦根的入药部位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
  • 麦芽

    242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麦蘖、大麦蘖、大麦芽、草大麦、大麦毛。 二、入药部位 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三、性味归经 性味 :甘,平。...
  • 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风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哕啘 呃逆 霍乱 泄泻 痢 疟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痿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瘵疰 邪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不眠...
  • 29.答刘希文问肝与脾之关系及肝病善作疼之理

    (附:肝脾双理丸) 肝脾者,相助为理之脏也。人多谓肝木过盛可以克伤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过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盖肝之系下连气海,兼有相火寄生其中。为其连气海也,可代元气布化,脾胃之健运实资其辅助。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以生土,脾胃之饮食更赖之熟腐。故曰肝与脾相助为理之脏也。特是肝为厥阴,中见少阳,其性刚果,其气条达,故《内经》灵兰秘典名为将军之...
  • 436. 本秘方可治不拘寒热突发性呃逆

    对突发打嗝不止 (不分寒热引起),急寻一根鸡之细毛,以此毛探患者鼻内取嚏,则呃即止。如呃不止可再探之。 引自:《医话奇方》
  • 414. 我父亲用柿蒂竹叶煎水服治打嗝有特效

    多年前,我父亲患呃逆 连续打嗝三四天,全家焦虑不安。祖母四处寻找医治打嗝的药,最后用柿蒂和竹叶蒂煎水服,父亲服后痊愈。 今年4月底,我弟弟也患呃逆连续打嗝,他在休宁县城求医服药七八天,用了许多药,花费50多元,仍不见效。我知道后,即叫我妻子搭车送去100张竹叶。我弟媳在县城药店买不到柿蒂,她到市上买了100个柿饼,从中取下柿蒂,将二者混合,分3剂煎水让我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