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62
秒,为您找到
62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珂
128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马轲螺(《纲目》)[王戎](恤。〔时珍曰〕珂,马勒饰也。此贝似之,故名。徐表作马轲。《通典》云:老鵰入海为[王戎]。即珂也) 〖集解〗《别录》曰珂生南海。采无时。白如蚌。〔恭曰〕珂,贝类也。大如鳆,皮黄黑而骨白,堪以为饰。〔时珍曰〕按徐表《异物志》云:马轲螺,大者围九寸,细者围七八寸,长三四寸。 〖修治〗〔斅曰〕珂,要冬采色白腻...
苏方木
128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苏木(〔时珍曰〕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木,故名。今人省呼为苏木尔) 〖集解〗(〔恭曰〕苏方木自南海、昆仑来,而交州、爱州亦有之。树似庵罗,叶若榆叶而无涩,抽条长丈许,花黄,子青熟黑。其木,人用染绛色。〔珣曰〕按徐表《南州记》云:生海畔。叶似绛,木若女贞。〔时珍曰〕按嵇含《南方草木状》云:苏方树类槐,黄花黑子,出九真。煎汁忌铁器,则...
大麦
128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中品) 〖释名〗牟麦(〔时珍曰〕麦之苗粒皆大于来,故得大名。牟亦大也。通作麰) 〖集解〗〔弘景曰〕今稞麦一名牟麦,似穬麦,惟皮薄尔。〔恭曰〕大麦出关中,即青稞麦,形似小麦而大,皮厚,故谓大麦,不似穬麦也。〔颂曰〕大麦今南北皆能种莳。穬麦有二种:一种类小麦而大,一种类大麦而大。〔藏器曰〕大、穬二麦,前后两出。盖穬麦是连皮者,大麦是麦米,但分有壳、...
刀豆
128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释名〗挟剑豆(〔时珍曰〕以荚形命名也。案段成式《酉阳杂俎》云:乐浪有挟剑豆,荚生横斜,如人挟剑。即此豆也) 〖集解〗〔颖曰〕刀豆长尺许,可入酱用。〔时珍曰〕刀豆人多种之。三月下种,蔓生引一二丈,叶如豇豆叶而稍长大,五六七月开紫花如蛾形。结荚,长者近尺,微似皂荚,扁而剑脊,三棱宛然。嫩时煮食、酱食、蜜煎皆佳。老则收子,子大如拇指头,淡红色。...
海金沙
128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嘉祐》) 〖释名〗竹园荽(〔时珍曰〕其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俗名竹园荽,象叶形也) 〖集解〗〔禹锡曰〕出黔中郡,湖南亦有。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收其全科,于日中暴之,小干,以纸衬承,以杖击之,有细沙落纸上,且暴且击,以尽为度。〔时珍曰〕江浙、湖湘、川陕皆有之,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高尺许。其叶细如园荽叶而甚薄,背面皆青,上多...
热汤
128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嘉祐》) 〖释名〗百沸汤(《纲目》) 麻沸汤(仲景) 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时珍曰〕按汪颖云:热汤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或云热汤漱口损齿。病目人勿以热汤洗浴。冻僵人勿以热汤灌之,能脱指甲。铜瓶煎汤服,损人之声) 〖主治〗助阳气,行经络。(宗奭)熨霍乱转筋入腹及客忤死。(《嘉祐》) 〖发明〗〔宗奭曰〕热汤能通经络...
繁缕
128
2024-10-2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下品) 〖释名〗䕅缕(《尔雅》)蔜(音敖)[艹/尞]缕(郭璞)。滋草(《千金》)。鹅肠菜(〔时珍曰〕此草茎蔓甚繁,中有一缕,故名。俗呼鹅儿肠菜,象形也。易于滋长,故曰滋草。古乐府云: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滋。滋乃草名,即此也) 〖集解〗〔《别录》曰〕繁缕五月五日日中采。干用。〔恭曰〕此即是鸡肠也。多生湿地坑渠之侧。流俗通谓鸡肠,雅士总名繁缕。〔诜...
女萎
128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李当之本草》) 〖集解〗〔恭曰〕女萎叶似白敛,蔓生,花白子细。荆襄之间名为女萎,亦名蔓楚。用苗不用根。与萎蕤全别,今太常谬以为白头翁者是也。〔时珍曰〕诸家误以女萎解葳蕤,正误见葳蕤下。 〖修治〗〔斅曰〕凡采得阴干。去头并白蕊,于槐砧上锉,拌豆淋酒蒸之。从巳至未出,晒干。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止下痢,消食。(当之。风寒洒洒,霍乱泄痢肠鸣...
草石蚕
127
2024-10-2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拾遗》)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地蚕(《日用》)土蛹(《余冬录》)甘露子(食物)滴露(《纲目》)地瓜儿(〔时珍曰〕蚕蛹皆以根形而名,甘露以根味而名。或言叶上滴露则生,珍常莳之,无此说也。其根长大者,《救荒》本草谓之地瓜儿) 〖集解〗〔藏器曰〕陶氏注虫部石蚕云:今俗用草根黑色。按草石蚕生高山石上,根如簪,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柏。山人取食之。...
栗
127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时珍曰〕栗,《说文》作㗇,从㗇,音条,象花实下垂之状也。《梵书》名笃迦。 〖集解〗〔《别录》曰〕栗生山阴,九月采。〔弘景曰〕今会稽诸暨栗,形大皮厚,不美;剡及始丰栗,皮薄而甜,乃佳。〔颂曰〕栗处处有之,而兖州、宣州者最胜。木高二三丈,叶极类栎。四月开花青黄色,长条似胡桃花。实有房猬,大者若拳,中子三四;小者若桃李,中子惟一二。...
1..
«
48
49
50
51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