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10 秒,为您找到 80 个相关结果.
  • 431. 吸指甲烟两口呃逆即愈

    黄某,女,48岁。1988年10月12日就诊。患者呃逆已作五日,症见喉间呃呃作声,连做不断,呃声洪亮有力,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取香烟一支,将欲点燃一端用手搓松并弹去烟丝约1厘米;用指甲刀剪人指甲约0.2~0.5克,除净污垢后装入烟欲点燃端空处,手指压紧不使脱落,令患者点火吸烟。 用上法一次(吸一口为一次)呃减,两次愈。再吸一次以固疗效。 引自:《新中医...
  • 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风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哕啘 呃逆 霍乱 泄泻 痢 疟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痿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瘵疰 邪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不眠...
  • 3.清降汤

    治因吐衄不止致阴分亏损不能潜阳而作热,不能纳气而作喘。甚或冲气因虚上干,为呃逆,为眩晕。心血因虚甚不能内荣,为怔忡,为惊悸不寐。或咳逆、或自汗诸虚证蜂起之候。 生山药(一两) 清半夏(三钱) 净萸肉(五钱) 生赭石(轧细,六钱) 牛蒡子(炒捣,二钱) 生杭芍(四钱) 甘草(钱半)
  • 麦芽

    150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麦蘖、大麦蘖、大麦芽、草大麦、大麦毛。 二、入药部位 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三、性味归经 性味 :甘,平。...
  • 14.牡蛎解

    牡蛎味咸而涩,性微凉,能软坚化痰,善消瘰疬,止呃逆,固精气,治女子崩带。《本经》谓其主温疟者,因温疟但在足少阳,故不与太阳相并为寒,但与阳明相并为热(此理参观五期一卷少阳为游部论始明)。牡蛎之生,背西向东,为足少阳对宫之药,有自然感应之理,故能入其经而祛其外来之邪。主惊恚怒气者,因惊则由于胆,怒则由于肝,牡蛎咸寒属水,以水滋木,则肝胆自得其养。且其性善收敛有...
  • 438. 手法巧治呃逆可立竿见影

    呃逆 是膈肌痉挛引起的急促吸气后,专门突然关闭发出的声音。 呃逆多为饮食过急、过食生冷、辛热油腻、烟酒过度致使胃气上逆,或因感受外邪,燥热内结,气不顺行,腑热之气上逆引起膈肌痉挛所致。 手法治疗 :令患者坐立,术者站在其背后,双手托住头部,两食指分别对应压在患者左右耳垂后凹陷处的翳风穴,手法由轻到重,压中带提,以患者最大耐痛量为佳,持续1分钟后缓慢松手即...
  • 420. 按摩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效率100%

    主治 :顽固性呃逆。 取穴 :攒竹穴(眉头、眉毛内侧尽头)。 手法 :1)按摩:面对病人,用拇指对准穴位揉捻按压,其余四指在病人太阳穴位固定头部。一般按压2~10分钟即可见效,双侧穴位可同时按揉。2)针刺:用1寸针,向外平针刺0.5~0.8寸,留针10~30分钟。 疗效 :有效率100%。一般1次即愈,呃逆重者可隔日重复一次。 按语 :攒竹穴属足太阳...
  • 石斛

    14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饮片 一、别名 石斛的别名包括金钗石斛、金钗花、林兰、禁生(《本经》)、杜兰、石蓫(《别录》)、千年润(《纲目》)、黄草(《药物出产辨》)、吊兰花(《中国药植志》)...
  • 吴茱萸

    140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方法 九、鉴别特征 十、贮藏方法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吴萸 、左力 、茶辣 、辣子 、臭辣子树 、雷公藤 (部分地区称谓)。 二、入药部位 干燥近成熟果实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
  • 435. 黑芝麻炒熟研碎食后呃逆可止

    黄某,男,48岁。1982年1月2日初诊。呃逆频频,呃声洪亮,无其他不适。曾以旋复代赭汤、丁香柿蒂汤两方加减投之,并给予阿托品、安定片等治疗,用药后呃逆依然。又用针灸治疗,仍不能控制。1月5日,患者偶服黑芝麻数匙(黑芝麻炒熟,研碎,拌入白砂糖),食后呃逆即止,便安然入睡。 次日中午又发,晚8时又服黑芝麻数匙,食后呃止。第三天再发,再用,又止。以后未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