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9
秒,为您找到
7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乌爹泥
95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纲目》) 〖释名〗乌叠泥(《纲目》) 孩儿茶(〔时珍曰〕乌爹或作乌丁,皆番语,无正字) 〖集解〗〔时珍曰〕乌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罗、老挝诸国,今云南老挝暮云场地方造之,是细茶末入竹筒中,紧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其块小而润泽者为上,块大而焦枯者次之 〖气味〗苦、涩,平,无毒。 〖主治〗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
苦瓠
95
2024-10-2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苦匏(《国语》)苦壶卢 〖集解〗〔《别录》曰〕苦瓠生晋地。〔弘景曰〕今瓠忽有苦者,如胆不可食,非别生一种也。又有瓠[娄瓜],亦是瓠类。〔恭曰〕《本经》所论,都是苦瓠[娄瓜]尔。陶谓瓠中苦者,大误矣。瓠中时有苦者,不入药用,无所主疗,亦不堪啖。瓠与瓠[娄瓜],原种各别,非甘者变为苦也。〔保升曰〕瓠即匏也。有甘、苦二种:甘者大,苦者...
冬瓜
94
2024-10-2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校正:今并入白瓜子) 〖释名〗白瓜(《本经》)水芝(同上)地芝(《广雅》〔志曰〕冬瓜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而子云白瓜子也。〔时珍曰〕冬瓜,以其冬熟也。又贾思勰云:冬瓜正二三月种之。若十月种者,结瓜肥好,乃胜春种。则冬瓜之名或又以此也。《别录》白冬瓜原附于《本经》瓜子之下。宋《开宝本草》加作白瓜子,复分白冬瓜为《别...
石胡荽
94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四声本草》) 校正:(自菜部移入此) 〖释名〗天胡荽(《纲目》)野园荽(同) 鹅不食草(《食性》)鸡肠草(详见下名) 〖集解〗〔时珍曰〕石胡荽,生石缝及阴湿处小草也。高二三寸,冬月生苗,细茎小叶,形状宛如嫩胡荽。其气辛熏不堪食,鹅亦不食之。夏开细花,黄色,结细子。极易繁衍,僻地则铺满也。案:孙思邈《千金方》云:一种小草,生近水渠中湿处,状类胡荽,名...
酢浆草
91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校正:(并入《图经》赤孙施) 〖释名〗酸浆(《图经》)三叶酸(《纲目》)三角酸(《纲目》)酸母(《纲目》)醋母(苏恭)酸箕(李当之)鸠酸(苏恭)雀儿酸(《纲目》)雀林草(《纲目》)小酸茅(苏恭)赤孙施(《图经》。〔时珍曰〕此小草三叶酸也,其味如醋。与灯笼草之酸浆,名同物异。唐慎微《本草》以此草之方收入彼下,误矣。闽人郑樵《通志》言,福人谓...
威灵仙
90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 〖集解〗〔志曰〕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以不闻水声者良。生先于众草,方茎,数叶相对。冬月丙丁戊己日采根用。〔恭曰〕九月末至十二月,采根阴干。余月并不堪采。〔颂曰〕今陕西及河东、河北、汴东、江湖州郡皆有之。初生作蔓,茎如钗股,四棱。叶如柳叶,作层,每层六七叶,如车轮,有六层至七层者。...
田螺
89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集解〗〔弘景曰〕田螺生水田中,及湖渎岸侧。形圆,大如梨、橘,小者如桃、李,人煮食之。〔保升曰〕状类蜗牛而尖长,青黄色,春夏采之。〔时珍曰〕螺,蚌属也。其壳旋文。其肉视月盈亏,故王充云:月毁于天,螺消于渊。《说卦》云:离为螺,为蚌,为龟,为鳖,为蟹。皆以其外刚而内柔也。 肉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目热赤痛,止渴。(《别录...
痔漏
88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初起为痔,久则成漏。痔属酒色郁气血热或有虫,漏属虚与湿热。 〖内治〗〔草部〕黄连:煮酒丸服。大便结者,加枳壳。黄芩 秦艽 白芷 牡丹 当归 木香 苦参 益母草:饮汁。茜根 海苔 木贼:下血,同枳壳、干姜、大黄、炒焦服之。蘘荷根:下血,热汁服。苍耳茎、叶:下血,为末服。萹蓄:汁服。苦杖:焙研,蜜丸服。酢浆草:煮服。连翘 旱莲:捣酒服。蒲黄:酒服。羊蹄:煮炙。...
蕺
84
2024-10-2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下品) 〖释名〗菹菜(恭)鱼腥草(〔时珍曰〕蕺字,段公路北户录作蕊,(音戢。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 〖集解〗〔恭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保升曰〕茎、叶俱紫,赤英,有臭气。〔时珍曰〕案赵叔文医方云:鱼腥草即紫蕺。叶似荇,其状三角,一边红,一...
麝
84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射父(《尔雅》)香獐(〔时珍曰〕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或云麝父之香来射,故名,亦通。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梵书谓麝香曰莫诃婆伽) 〖集解〗《别录》曰麝生中台山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香,生者益良。〔弘景曰〕麝形似獐而小,黑色,常食柏叶,又啖蛇。其香正在阴茎前皮内,别有膜袋裹之。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今人以蛇蜕皮裹香,云弥...
1..
«
4
5
6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