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6
秒,为您找到
27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石钟乳
163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留公乳(《别录》) 虚中(吴普) 芦石(《别录》) 鹅管石(《纲目》) 夏石(《别录》)黄石砂(《药性》。〔时珍曰〕石之津气,钟聚成乳,滴溜成石,故名石钟乳。芦与鹅管,象其空中之状也) 〖集解〗〔别录曰〕石钟乳生少室山谷及太山,采无时。〔普曰〕生太山山谷阴处岸下,溜汁所成,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阴干。〔弘景曰〕...
麻黄
162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龙沙(《本经》)卑相(《别录》)卑盐(《别录》。〔时珍曰〕诸名殊不可解。或云其味麻,其色黄,未审然否·张揖(《广雅》)云:龙沙,麻黄也。狗骨,麻黄根也。不知何以分别如此?) 〖集解〗〔《别录》曰〕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弘景曰〕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蜀中亦有,不好。〔恭曰〕郑州鹿台及关中沙...
37.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
159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陈修园曰:此宜灸鬲关二穴以救太阳之寒,再灸关元一穴以助元阳之气。 王和安曰:肾阳以先天元阳藏于丹田,吸引卫阳内返者为体,以后天水谷津液于水腑,被心火下交蒸发外出者为用。兹言口中和而不燥渴,则心阳已衰于上,背恶寒则太阳气循脊入命门下丹田者亦衰。治宜引天阳由背脊入命门下丹田,温肾破寒...
芎䓖
158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胡䓖(《别录》)川芎(《纲目》)香果(《别录》)山鞠穷(《纲目》)〔时珍曰〕芎本作营,名义未详。或云:人头穹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治头脑诸疾,故有芎䓖之名。以胡戎者为佳,故曰胡䓖。古人因其根节状如马衔,谓之马衔芎䓖;后世因其状如雀脑,谓之雀脑芎;其出关中者,呼为京芎,亦曰西芎;出蜀中者,为川芎;出天台者,为台芎;出江南者,...
莽草
158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䒽草(音罔)芒草(《山海经》)鼠莽(〔弘景曰〕莽本作䒽字,俗讹呼尔。〔时珍曰〕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山人以毒鼠,谓之鼠莽) 〖正误〗〔《别录》曰〕一名葞,一名春草。〔禹锡曰〕按:《尔雅》云:葞,春草。孙炎注云:药草也,俗呼为䒽草。郭璞注云:一名芒草。所见异也。〔时珍曰〕葞音尾,白薇也。薇,葞字音...
王不留行
158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禁宫花(《日华》)剪金花(《日华》)金盏银台(〔时珍曰〕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吴普本草》作一名不流行,盖误也) 〖集解〗〔《别录》曰〕王不留行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采。〔弘景曰〕今处处有之。叶似酸浆,子似菘子,人言是蓼子,不尔。多入痈瘘方用。〔保升曰〕所在有之。叶似菘蓝。其花红白色,子壳似酸浆,其中实圆黑似...
萱草
155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嘉祐》) 〖释名〗忘忧(《说文》)疗愁(《纲目》)丹棘(《古今注》)鹿葱(《嘉祐》)鹿剑(《土宿》)妓女(《吴普》)宜男(〔时珍曰〕萱本作谖。谖,忘也。《诗》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谓忧思不能自遣,故欲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吴人谓之疗愁。董子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之丹棘,一名忘忧故也。其苗烹食,气味如葱,而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故又名鹿葱。周处(...
葡萄
155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蒲桃(古字)草龙珠(〔时珍曰〕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耳) 〖集解〗(〔《别录》曰〕葡萄生陇西、五原、瞛煌山谷。〔弘景曰〕魏国使人多赍来南方。状...
蜚蠊
153
2024-11-0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石姜(《唐本》)卢蜰(音肥)负盘(《唐本》)滑虫(《唐本》)茶婆虫(《纲目》)香娘子(〔弘景曰〕此有两三种,以作廉姜气者为真,南人啖之,故名。〔恭曰〕此虫辛臭,汉中人食之。名石姜,亦名卢蜰,一名负盘。南人谓之滑虫。〔时珍曰〕蜚蠊、行夜、蛗螽三种,西南夷皆食之,混呼为负盘。俗又讹盘为婆,而讳称为香娘子也) 〖集解〗《别录》曰生晋阳...
藜芦
152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山葱(《别录》)葱苒(同葱菼,音毯)葱葵(《普》)丰芦(《普》)憨葱(《纲目》)鹿葱(〔时珍曰〕黑色曰黎,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际似葱,俗名葱管藜芦是矣。北人谓之憨葱,南人谓之鹿葱) 〖集解〗〔《别录》曰〕藜芦生太山山谷。三月采根,阴干。〔普曰〕大叶,小根相连。〔弘景曰〕近道处处有之。根下极似葱而多毛。用之止剔取根,微炙之。〔...
1..
«
4
5
6
7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