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29 秒,为您找到 623 个相关结果.
  • (《嘉祐》) 〖释名〗〔时珍曰〕鹑性淳,窜伏浅草,无常居而有常匹,随地而安,《庄子》所谓圣人鹑居是矣。其行遇小草即旋避之,亦可谓淳矣。其子曰鳼。〔宗奭曰〕其卵初生谓之罗鹑,至秋初谓之早秋,中秋已后谓之白唐,一物四名也。 〖集解〗〔禹锡曰〕鹑,蛤蟆所化也。杨亿《谈苑》云:至道二年夏秋,汴人鬻鹑者,车载积市,皆蛙所化,犹有未全变者,《列子》所谓蛙变为鹑也。〔...
  • 萤火

    (《本经》下品) 〖释名〗夜光(《本经》)熠耀(音煜跃)即炤(音照)夜照 景天 救火 据火 挟火(并《吴普》)宵烛(《古今注》)丹鸟(〔宗奭曰〕萤常在大暑前后飞出,是得大火之气而化,故明照如此。〔时珍曰〕萤从荧省。荧,小火也,会意。《豳风》:熠耀宵行。宵行乃虫名,熠耀其光也。《诗注》及《本草》,皆误以熠耀为萤名矣。 〖集解〗《别录》曰萤火生阶地池泽。七月...
  • 栾华

    味苦寒。 主目痛泪出,伤眦,消目肿,生川谷。 《名医》曰:生汉中,五月采。 案《说文》云:栾木似栏。《山海经》云:云雨之山,有木名栾,黄木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曰虎通云:诸侯墓树柏,大夫栾,士槐。沈括补笔谈云:栾有一种,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谓之木栾,即本草栾花是也。
  • 青蒿

    (《本经》下品) 〖释名〗草蒿(《本经》)方溃(《本经》)菣(音牵,去声)[犭/卂]蒿(《蜀本》)香蒿(《衍义》。〔保升曰〕草蒿,江东人呼为[犭卂]蒿,为其气息似[犭卂]也。北人呼为青蒿。《尔雅》云:蒿,菣也。孙炎注云:荆楚之间,谓蒿为菣。郭璞注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是也。〔时珍曰〕《晏子》云:蒿,草之高者也。按:《尔雅》诸蒿,独菣得单称为蒿,岂以诸...
  • 醍醐

    (《唐本草》) 〖集解〗〔弘景曰〕佛书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是也。〔恭曰〕醍醐出酥中,乃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抨炼,贮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取之。陶言黄白作饼,乃未达之言也。〔韩保升曰〕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者,是也。〔宗奭曰〕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用处亦少。...
  • (《本经》中品) 〖释名〗〔时珍曰〕犀字,篆文象形。其牸名兕,亦曰沙犀。《尔雅翼》云:兕与牸字音相近,犹羖之为牯也。大抵犀、兕是一物,古人多言兕,后人多言犀,北音多言兕,南音多言犀,为不同耳。详下文。梵书谓犀曰詙伽。 〖集解〗《别录》曰犀出永昌山谷及益州。永昌,即今滇南也。〔弘景曰〕今出武陵、交州、宁州诸远山。犀有二角,以额上者为胜。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
  • 浮萍

    98 2025-07-28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性状鉴别 混淆品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一、别名 浮萍又称青萍、水萍、紫背浮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 露蜂房

    94 2025-07-26 《中药》
    一、别名 1. 正名与别名的历史演变 2. 来源与定义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一、别名 露蜂房、蜂巢、马蜂窝、野蜂房、纸蜂房 (注:现代规范术语以“蜂房”为正...
  • 长石

    88 2025-07-22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长石的别名包括:方石 (《本经》)、直石 (《吴普本草》)、土石 (《别录》)、硬石膏 (《纲目》)。 二、入药部位 长石为矿物类药材 ,主含硫酸钙(...
  • 阿胶

    80 2025-07-25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特征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阿胶又称驴皮胶、傅致胶、盆覆胶、传致胶、胶饴、阿胶珠 。其中,“傅致胶”源于《神农本草经》,“盆覆胶”因古代加工时用盆覆盖凝固而得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