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25 秒,为您找到 265 个相关结果.
  • 299. 我哥哥服醋蛋液使咳嗽消失

    我身患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硬化,经常胸闷,视力减退,后又患肩周炎。严重时穿衣手背不过来,一到冬天,稍微受点风寒,就咳嗽不止,经常咳出眼泪,有时半夜咳醒家人。为此,我吃了不少西药和中药,收效不明显。后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用醋蛋液 自治。在连续服8个醋蛋液后,上述病情均有明显好转。入睡不再吐长气,不感到胸闷了;眼睛也比以前明亮起来,不戴眼镜看报也不像以前那么吃力...
  • 28. 我用干葱和醋治好感冒病人无数

    配方及用法 :干大葱两棵(100~150克),食醋100~150毫升。空腹生食大葱,用醋送服。一般1剂便好(退烧止咳特有效)。胃有毛病的患者慎用。 百姓验证 :贵州遵义市遵义铁合金厂朱伟,男,42岁,干部。他来信说:“本厂退休职工吴成新患感冒,在厂职工医院打针吃药1个多月,花药费200多元未愈。后来用本条秘方治一次见效,两次治愈,只花10元钱。” 新疆乌...
  • 五、点穴治病法

    (1)转移性癌症 (2)手术后复发乳腺癌 (3)肝癌 (4)半身不遂 (5)失眠 (6)脑震荡 (7)胃病 (8)腰腿痛 (9)手臂麻痹 (10)小儿受惊 (11)小儿麻痹症 (12)牙痛 第一招,点按太阳穴以治头痛。 第二招,点人中穴以治疗量厥。 第三招,点委中穴以治疗急性腰扭伤。 第四招,点内关穴以治心绞痛。 第五招,点会...
  • 530. 我用土豆治愈了严重的胃溃疡病

    消化性溃疡 俗称“胃气痛 ”,其中95%以上发生在胃部或十二指肠,简称溃疡病。本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较为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神经精神紧张、饮食失调、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利血平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关,引起胃黏膜损伤和胃液分泌功能失常。其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并有恶心、嗳气、泛酸、乏力等症状。 将2千克土豆挖去芽眼,洗净捣...
  • 220. 用马钱子鸡蛋治肺结核获奇效

    肺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热、盗汗、消瘦、血沉增速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结核菌从病人或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并随灰尘飞扬于空中传染他人,尤其是开放型肺结核患者,其痰液更是主要的传染源。另外,咳嗽、喷嚏也可以污染空气。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 本病属中医学“肺痨”、“痨瘵”、“肺疳”等范畴。先天禀赋...
  • 1471. 我的家传秘方五倍子治盗汗有奇效

    配方及用法 :五倍子10克,研末,加水少许搅成糊剂,睡前置患者肚脐中心,外用纱布固定。 疗效 :有效率100%,一般用1次即愈。 百姓验证 :河北滦南县柏各庄镇石各村赵信艳来信说:“本村刘x有五六年盗汗史,每到夜晚睡觉时,必汗流如洗,痛苦不堪。曾在县中医院用草药和谷维素、刺五加、人参生脉饮等治疗,效果不佳,花去药费几百元。后来用本条偏方治疗,只外贴1次,...
  • 932. 用按摩命门穴法治肺心病出现奇效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部、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和重症肺结核。另外,矽肺、肺纤维化等也可导致肺心病。 本病属中医“痰饮”、“支饮”、“水气”、“咳喘”范畴。临床常有咳嗽、咯痰、气喘、咯血、胸痛、...
  • 317. 我用枇杷叶治咳嗽有特效

    用枇杷树叶治小儿成人咳嗽,效果很好。 方法 :采新鲜枇杷树叶3~4片,洗净后放入小锅内煮出汁,然后加糖,色淡红、无味。日服4次,三餐后、临睡前各服3匙。 荐方人:安徽含山经委 秋枫 百姓验证 :广西宾阳县新桥镇民范群英村王世和,男,54岁,农民。他来信说:“我村小学生王宝庆因感冒而咳嗽 一个多月,服过西药和草药,花钱20多元未治好。后来我用本条偏方为他...
  • 494. 中国十大名医之一董建华的“胃苏冲剂”方

    配方及用法 :苏梗、香附、陈皮、佛手、毕澄茄各6克,枳壳、大腹皮、香皮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有理气和胃通降之功。适用于胃胀痛为主之胃炎患者。 董老是全国人类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此药方为董老脾胃名方,得心应手,效果显著,现已制成成药“胃苏冲剂 ”,深受患者好评。 引自:1997年1月11日《中医药信息报》
  • 87.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

    (附:坎离互根汤) 自鼠疫之证流毒甚烈,医者对于此证未之前闻,即治疗此证未有专方,致国家一遇此证之发生,即设局防疫委之西医,而西医又毫无确实疗法,惟置之隔离所中听其自死,致患此证者百中难愈二三,良可慨也。不知此证发生之初,原是少阴伤寒中之热证类,至极点始酝酿成毒,互相传染。今欲知此证之原因及治法,须先明少阴伤寒之热证。 尝读《伤寒论》少阴篇,所载之证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