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26 秒,为您找到 89 个相关结果.
  • 14.牡蛎解

    牡蛎味咸而涩,性微凉,能软坚化痰,善消瘰疬,止呃逆,固精气,治女子崩带。《本经》谓其主温疟者,因温疟但在足少阳,故不与太阳相并为寒,但与阳明相并为热(此理参观五期一卷少阳为游部论始明)。牡蛎之生,背西向东,为足少阳对宫之药,有自然感应之理,故能入其经而祛其外来之邪。主惊恚怒气者,因惊则由于胆,怒则由于肝,牡蛎咸寒属水,以水滋木,则肝胆自得其养。且其性善收敛有...
  • 441. 针灸膈俞穴呃逆立止

    横膈膜异常痉挛的情况,谓之呃逆,表现为打嗝。此时欲使之停止,最有效的就是“膈俞”穴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此穴针灸,可立刻停止打嗝。 引自:《穴位刺激祛病奇术》
  • 荔枝

    (宋《开宝》) 〖释名〗离枝(《纲目》)丹荔(〔颂曰〕按朱应《扶南记》云:此木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取其枝,故以为名。劙,(音利,与刕同。〔时珍曰〕司马相如《上林赋》作离支。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 〖集解〗(〔颂曰〕荔枝生岭南及巴中。今闽之泉、福、漳州、兴化军,蜀之嘉、蜀、渝、涪州,及二广州郡...
  • 424. 床头燃艾条可治顽固性呃逆

    艾条点燃后放在患者床头边,一般3~5分钟呃逆即止,继续燃10分钟,可治顽固性呃逆 。(鲁达) 引自:1996年12月19日《老年报》
  • 411. 我患呃逆用本药方很快治愈

    配方及用法 :佛手橘18克,丁香12克,广木香15克,降香15克,沉香6克,枳壳15克,青皮12克,扁豆24克,藿香12克,焦白术10克,茯神21克,黄芩12克,苏子12克,广大白15克,陈皮12克。将以上15味药煎两汁,分2天服,重者2剂,轻者1剂见效。 我几年前患此病,经服此药,至今未犯。 荐方人:河南遂平县文化局 王成德 引自:1997年第4期《...
  • 3.清降汤

    治因吐衄不止致阴分亏损不能潜阳而作热,不能纳气而作喘。甚或冲气因虚上干,为呃逆,为眩晕。心血因虚甚不能内荣,为怔忡,为惊悸不寐。或咳逆、或自汗诸虚证蜂起之候。 生山药(一两) 清半夏(三钱) 净萸肉(五钱) 生赭石(轧细,六钱) 牛蒡子(炒捣,二钱) 生杭芍(四钱) 甘草(钱半)
  • 蜜蜡

    (《本经》上品) 〖释名〗〔弘景曰〕生于蜜中,故谓蜜蜡。〔时珍曰〕蠟,犹鬣也。蜂造蜜蠟而皆成鬣也。 〖集解〗《别录》曰蜡生武都山谷蜜房木石间。〔弘景曰〕蜂先以此为蜜跖,煎蜜亦得之。初时极香软。人更煮炼,或少加醋酒,便黄赤,以作烛色为好。今医家皆用白蜡,但取削之,于夏月暴百日许,自然白也。卒用之,烊内水中十余遍,亦白。〔宗奭曰〕新蜡色白,随久则黄。白蜡乃蜡...
  • 427. 重症呃逆用本方法治疗可痊愈

    患者窦某,女,25岁。呃逆 声特大,每分钟30余次,从不间歇,无法诉说病情,由内科转中医科诊治,1996年11月27日上午来诊。断其为胃气上逆、受寒所致,必须大剂重镇降逆以止呃。 用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前三味先煎15分钟)各100克,生姜、法半夏、丁香各20克,水煎服,每日3次。立即针刺双侧内关穴,5分钟捻针一次,共留针10分钟出针;并按摩内关穴,攒竹...
  • 熏陆香(乳香)

    (《别录》上品) 〖释名〗马尾香(《海药》)天泽香(《内典》)摩勒香(《纲目》)多伽罗香(〔宗奭曰〕熏陆即乳香,为其垂滴如乳头也。熔塌在地者为塌香,皆一也。〔时珍曰〕佛书谓之天泽香,言其润泽也。又谓之多伽罗香,又曰杜香。李珣言熏陆是树皮,乳是树脂。陈藏器言乳是熏陆之类。寇宗奭言是一物。陈承言熏陆是总名,乳是熏陆之乳头也。今考《香谱》言乳有十余品,则乳乃熏陆...
  • 433. 咀嚼姜咽姜汁治尿毒症呃逆有效

    冯某,男,57岁,有心脏病史。1983年5月6日因患心功能不全并慢性尿毒症伴呃逆不止住院治疗,住院后因呃逆 一症西药治疗无效,邀中医诊治。取生姜(选用新鲜多汁之品)一块,洗净后切成薄片,用一片放入口中咀嚼,边嚼边咽姜汁,咀嚼三片后呃逆即止。 引自:《新中医》(1985年第2期)《中医单药奇效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