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34 秒,为您找到 127 个相关结果.
  • 山慈姑

    (宋《嘉祐》) 〖释名〗金灯(《拾遗》)鬼灯檠(《纲目》)朱姑(《纲目》)鹿蹄草(《纲目》)无义草(〔时珍曰〕根状如水慈姑,花状如灯笼而朱色,故有诸名。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金灯之花与叶不相见,人恶种之,谓之无义草。又有试剑草,亦名鹿蹄草,与此同名,见后草之五) 〖集解〗〔藏器曰〕山慈姑生山中湿地,叶似车前,根如慈姑。〔《大明》曰〕零陵间有一种团慈姑,根...
  • 花椒

    153 2025-08-02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花椒又称蜀椒、川椒、秦椒、南椒、巴椒、蓎藙、大椒、香椒、...
  • 积雪草

    (《本经》中品) 〖释名〗胡薄荷(《天宝方》)地钱草(《唐本》)连钱草(《药图》)海苏(〔弘景曰〕积雪草方药不用,想此草以寒凉得名耳。〔恭曰〕此草叶圆如钱,荆楚人谓为地钱草,徐仪(《药草图》)名连钱草,余见下) 〖集解〗〔《别录》曰〕积雪草生荆州川谷。〔恭曰〕此草叶圆大如钱,茎细而劲,蔓生溪涧侧,生处亦稀。〔颂曰〕今处处有之,八九月采苗叶,阴干用。段成式...
  • 枸杞、地骨皮

    (《本经》上品) 〖释名〗枸檵(《尔雅》音计。《别录》作枸忌)枸棘(《衍义》)苦杞(《诗疏》)甜菜(《图经》)天精(《抱朴》)地骨(《本经》)地节(《本经》)地仙(《日华》)却老(《别录》)羊乳(《别录》)仙人杖(《别录》)西王母杖(〔时珍曰〕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审然否。〔颂曰〕仙人杖有...
  • 乌头

    (《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拾遗》独白草) 〖释名〗乌喙(《本经》)即两头尖。草乌头(《纲目》)土附子(《日华》)奚毒(《本经》)耿子(《吴普》)毒公(《吴普》)又名帝秋。金鸦(《纲目》)苗名茛(音艮)芨(音及)堇(音近)独白草(《拾遗》)鸳鸯菊(《纲目》)汁煎名射罔(〔普曰〕乌头,形如乌之头也。有两歧相合如乌之喙者,名曰乌喙。喙即乌之口也。〔恭曰〕...
  • 寒水石

    148 2025-07-3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方法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现代研究 十二、总结 十三、附图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凝水石、白水石、凌水石、盐精、水石、冰石、鹊石、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 二、入药部位 矿物来源 :...
  • 苦瓠

    (《本经》下品) 〖释名〗苦匏(《国语》)苦壶卢 〖集解〗〔《别录》曰〕苦瓠生晋地。〔弘景曰〕今瓠忽有苦者,如胆不可食,非别生一种也。又有瓠[娄瓜],亦是瓠类。〔恭曰〕《本经》所论,都是苦瓠[娄瓜]尔。陶谓瓠中苦者,大误矣。瓠中时有苦者,不入药用,无所主疗,亦不堪啖。瓠与瓠[娄瓜],原种各别,非甘者变为苦也。〔保升曰〕瓠即匏也。有甘、苦二种:甘者大,苦者...
  • 干姜

    (《本经》中品) 校正:自草部移附此。 〖释名〗白姜见下。 〖集解〗〔弘景曰〕干姜今惟出临海、章安,数村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不能作干者,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 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颂曰〕造法: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以汉、温、池州者为良。陶说乃汉州干姜法也。〔时珍曰〕干姜以母姜造之。今江西、...
  • (《别录》下品) 〖释名〗甜梅(〔时珍曰〕杏字篆文象子在木枝之形。或云从口及从可者,并非也。《江南录》云:杨行密改杏名甜梅) 〖集解〗(〔《别录》曰〕杏生晋川山谷。五月采之。〔颂曰〕今处处有之。有数种:黄而圆者名金杏,相传种出自济南郡之分流山,彼人谓之汉帝杏,言汉武帝上苑之种也。今近汴洛皆种之,熟最早。其扁而青黄者名木杏,味酢不及之。山杏不堪入药。杏仁今...
  • 芫花

    (《本经》下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杜芫(《别录》)赤芫(《吴普》)去水(《本经》)毒鱼(《别录》)头痛花(《纲目》)儿草(《吴普》)败华(《吴普》)根名黄大戟(《吴普》)蜀桑(《别录》〔时珍曰〕芫或作杬,其义未详。去水言其功,毒鱼言其性,大戟言其似也。俗人因其气恶,呼为头痛花。《山海经》云,首山其草多芫,是也) 〖集解〗〔《别录》曰〕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