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216 秒,为您找到 148 个相关结果.
  • 苦参

    206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饮片 一、别名 苦参别名苦骨、川参。 二、入药部位 苦参的入药部位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三、性味归经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
  • 铅丹

    (《本经》下品) 〖释名〗黄丹(弘景) 丹粉(《唐本》) 朱粉(《纲目》)铅华 〖正误〗见粉锡下。 〖集解〗〔别录曰〕铅丹生于铅,出蜀郡平泽。〔弘景曰〕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俗方稀用,惟仙经涂丹釜所须。云化成九光者,当谓九光丹以为釜尔,无别法也。〔宗奭曰〕铅丹化铅而成,《别录》言生于铅,则苏恭炒锡作成之说误矣。不为难辨,锡则色黯,铅则明白,以此为异。〔时...
  • 2. 一点红

    别名 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 来源 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 Emilia sonchifolia (L.)DC.,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厘米。茎直立,无毛或被疏毛,时有分枝。茎下部的叶片长5-10厘米,通常卵形,琴状分裂或具钝齿,上部的叶小,通常全缘,基部耳状,多少抱茎,无柄,叶背常为紫红色,故别名红背叶。花...
  • 檗木

    (《本经》上品) 〖释名〗黄檗(《别录》)根名檀桓(〔时珍曰〕檗木名义未详。《本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谬也) 〖集解〗(《别录》曰檗木生汉中山谷及永昌。〔弘景曰〕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厚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檗,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多...
  • 48. 我用盐灸法治愈痢病患者不计其数

    人患痢疾时,若转为慢性痢疾,请试用盐灸疗法 ,既省钱又省力。我利用此法,数年来治愈此病患者不计其数,这里献给大家,遇有此病,不妨一试。 方法 :取食盐1克左右,放人神厥(肚脐)凹陷处,再滴入2~3滴温开水,使盐湿润后,用火罐灸(拔)之。若无火罐,可用二号茶缸代替,为加大杯的拔力,用水涂杯口一圈拔之,不亚于火罐。拔火罐时,为避免火烧肚皮之苦,可把火具做成灯座...
  • (《别录》中品) 〖释名〗草钟乳(《拾遗》)起阳草《侯氏药谱》(〔颂曰〕案许慎说文:韭字象露出地上形。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三四割,其根不伤,至冬壅培之,先春复生,信乎久生者也。〔藏器曰〕俗谓韭是草钟乳,言其温补也。〔时珍曰〕韭之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菁。礼记谓韭为丰本,言其美在根也。薤之美在白,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集解〗〔时珍曰〕韭丛...
  • 50. 用本方治愈泻痢患者数百人

    抗日战争时期,我求学于福建沙县,曾患痢疾,日泻数十次,致体瘦如柴,步履艰难。幸得一老师珍存的治痢疾验方,就方抓药,一剂服之,顿见痢止,霍然而愈。嗣后同学亲朋纷纷来取良方,五十余年来,以此药方治愈痢泻症者不下数百例。现将此方抄录如下: 1)腹痛有风时 :当归5克,藿香3克,槟榔3克,茯苓6克,地榆5克,薄荷3克,车前子9克,萝卜子9克,甘草3克,陈皮3克,黄...
  • 石首鱼

    (宋《开宝》) 〖释名〗石头鱼(《岭表录》)鮸养鱼(音免。《拾遗录》)江鱼(《浙志》)黄花鱼(《临海志》干者名鲞鱼,音想。亦作鱶原文为“鱼养”。〔时珍曰〕鲞能养人,人恒想之,故字从养。罗愿云:诸鱼薧干者皆为鲞,其美不及石首,故独得专称。以白者为佳,故呼白鲞。若露风则变红色,失味也) 〖集解〗《志》曰石首鱼,出水能鸣,夜视有光,头中有石如棋子。一种野鸭,头...
  • 47. 用陈年水芋头柄治痢特灵

    我小时候常患痢疾,拉肚子,求医治疗效果不佳。后经老人介绍此验方,果然立竿见影,1剂即愈,从未再发。 配方及用法 :陈年水芋头柄(即叶秆,农家常割来晒干,隔年再吃)一把,腊肉100克,加三碗水熬制一碗即可。然后加红糖,连汤带药食完,当天即愈。 注意 :水芋头柄陈一年为好。腊肉如不腐烂,二年最好。如无腊肉,只用水芋头柄亦可。 荐方单位:湖北黄陂研子梳店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