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93 秒,为您找到 172 个相关结果.
  • 一、中草药的炮制煎服问题

    第一个问题:按药量水 第二个问题:掌握火候 第三个问题:按方煎用 (1)先煎。 (2)后下。 (3)包煎。 (4)另煎。 (5)冲兑。 (6)先煎代水。 (7)烊代。 第四个问题:守时择优 第五个问题:随需分剂 第六个问题:美食可俦 第一个问题:按药量水 正确使用水,是煎好中药汤剂的一大要害问题。我国古代医学家曾总结用水事宜说过...
  • 概要

    《全国中草药汇编》是在全国三次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总结、整理了全国中草药关于认、采、种、养、制、用等方面的经验与当时有关国内外科研技术资料编写而成。 《汇编》分上、下册,共收载中草药2202条,连附注、附录合计4000种左右,并附墨线图近3000幅。书后有中名索引、拉丁学名索引等。 《汇编》中每种中草药均按正名、别名、来源、形态特...
  • 三、东山再起话霍乱

    秘方之一: 秘方之二: 秘方之三: 九十年代第一个年头刚刚过去,许多人还未来得及翻开1991年的日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霍乱 流行病从秘鲁北部港口地区蔓延开来。 泛美卫生组织估计,眼下这场霍乱流行病 至少会使600万人得病,死亡人数不下4.2万。该组织著名流行病专家勒西奥·洛尔斯说,南美洲的这场霍乱大流行,是本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其潜在的危害比人们...
  • 106. 祖传秘方治霍乱疗效极佳

    配方及用法 :真川连(酒炒之)、黄芩、老干姜各120克,真川贝30克(去心),车前草30克,荆芥穗、真广皮、炒麦芽、丁香、砂仁(去壳)各15克,荜拨30克。以上各味必须为地道真正的药材,并称准分量,共研为细末,用荷叶自然汁(必须是新鲜荷叶自然汁,切不可用蜂蜜或者其他物汁之类取代)一并配制为药丸。每剂药料共制作药丸200粒。服用时,成人每次服1丸,儿童减半,用...
  • 806. "金钱草"是排石的重要药物

    关于金钱草治疗胆结石 作用的发现,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呢: 相传,从前在峨眉山下住着一对年轻的恩爱夫妻,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很美满。谁知有一天,丈夫突然肋下疼痛,像刀扎针刺一般,不久便活生生地疼死了。妻子非常伤心,一定要请医生查明死因不可,医生根据死者的病情及疼痛部位,剖腹查看,发现死者胆囊里有一块石头。妻子拿着石头,悲痛地说:”就是这块无情的石头拆散...
  • 白术

    285 2024-11-11 《中药》
    主要价值 附图 原态 饮片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白术最早不分白术苍术,统称为“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张仲景《伤寒论》中始见“白术”之称,十八世纪日本从中国引入白术作生药栽培。 白术...
  • 党参

    274 2024-11-11 《中药》
    异名 释名 来源 炮制 性味 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附图 药材 饮片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 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
  • 牡丹皮

    274 2024-11-11 《中药》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炮制方法 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牡丹皮,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牡丹皮是中国四十种大宗中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2000余年的药用史,是六味地黄丸、大黄牡丹汤等经典名方的主要组成。 牡丹皮具有凉血清热、活血化瘀的功能,现代研究证明,牡丹皮主要含丹皮酚等化学成分...
  • 川芎

    271 2024-11-11 《中药》
    性味 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注意 食疗作用 食物相克 做法指导 宜忌人群 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川芎,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雀脑芎、京芎、贯芎、生川军。川芎始载于《汤液本草》,《本经》《汤液本草》《药典》中记载川芎可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对头痛、月经不调、活血行气等症状具有一定疗效。川芎能降低因脑缺血引起的血浆和...
  • 金银花

    271 2024-11-11 《中药》
    别名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禁忌 炮制 采集加工 炮制方法 贮藏 鉴别 药材性状 饮片性状 药理作用 附图 原态 饮片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花蕾或待开放的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