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26 秒,为您找到 21 个相关结果.
  • 19.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

    白虎汤之外,又有白虎加人参汤,以辅白虎汤之所不逮。其方五见于《伤寒论》,今试约略录其数节以为研究之数据。 《伤寒论》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服桂枝汤原取微似有汗,若汗出如水流...
  • 8. 十大功劳

    别名 黄天竹、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芩(四川)、木黄连。 来源 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株阔叶十大功劳 Mahonia bealei (Fort.) Carr. 及狭叶十大功劳 M.fortunei (Lindl) Fedde,以根、茎、叶入药。 形态特征 1.阔叶十大功劳 常绿灌木,高达4米,全体无毛。根粗大,黄色。茎粗壮,直立,木材黄色。单数羽状...
  • 6. 七叶一枝花

    别名 重楼、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 来源 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华重楼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 Hara 或七叶一枝花 P. polyphylla Smith,以根状茎入药。 形态特征 1.华重楼 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根状...
  • 26.三七解

    三七∶味苦微甘,性平(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血鲜红(宜与鸦胆子并用)久不愈,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肠烂欲穿(三七能化腐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 瘕...
  • 医案·(十)痢疾门

    1.痢疾转肠溃疡 2.痢疾(一) 3.痢疾(二) 4.噤口痢
  • 2. 一点红

    别名 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 来源 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 Emilia sonchifolia (L.)DC.,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厘米。茎直立,无毛或被疏毛,时有分枝。茎下部的叶片长5-10厘米,通常卵形,琴状分裂或具钝齿,上部的叶小,通常全缘,基部耳状,多少抱茎,无柄,叶背常为紫红色,故别名红背叶。花...
  • 29.答刘××问肝与脾之关系及肝病善作疼之理

    (附∶肝脾双理丸) 肝脾者,相助为理之脏也。人多谓肝木过盛可以克伤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过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盖肝之系下连气海,兼有相火寄生其中。为其连气海也,可代元气布化,脾胃之健运实资其辅助。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以生土,脾胃之饮食更赖之熟腐。故曰肝与脾相助为理之脏也。特是肝为厥阴,中见少阳,其性刚果,其气条达,故《内经》灵兰秘典名为将军之...
  • 3.痢疾(二)

    天津郑××,年五旬,于孟秋得下痢证。 病因 连日劳心过度,心中有热,多食瓜果,遂至病痢。 证候 腹疼后重,下痢赤白参半,一日夜七八次,其脉左部弦而有力,右部浮而濡重按不实,病已八日,饮食减少,肢体酸软。 诊断 证脉合参,当系肝胆因劳心生热,脾胃因生冷有伤,冷热相搏,遂致成痢。当清其肝胆之热,兼顾其脾胃之虚。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一...
  • 18.温病兼下痢

    袁姓妇,年三十六岁,得温病兼下痢证。 病因 仲秋乘火车赴保定归母家省视,往来辛苦,路间又兼受风,遂得温病兼患下痢。 证候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下痢赤多白少,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余次,舌苔白浓,中心微黄,其脉左部弦硬,右部洪实,一息五至。 诊断 此风温之热已入阳明之腑,是以右脉洪实,其炽盛之肝火下迫肠中作痢,是以左脉弦硬。 夫阳明脉实而渴者,宜...
  • (1)外伤甚重救急方

    【神授普济五行妙化丹 】治外伤甚重,其人呼息已停,或因惊吓而猝然罔觉,甚至气息已断,急用此丹一厘,点大眼角,男左女右;再用三分,以开水吞服。其不知服者,开水冲药灌之,须臾即可苏醒。并治一切暴病、霍乱、痧证、小儿痉痫、火眼、牙疳、红白痢疾等证,皆效,爰录其方于下。 火硝(八两) 皂矾(二两) 明雄黄(一两) 辰砂(三钱) 真梅片(二钱) 共为极细末,瓶贮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