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枳壳的别名有江枳壳、川枳壳、酸橙枳壳等。这些别名主要与其产地或来源植物相关,反映了其地域分布或植物学特征。

二、入药部位

枳壳的入药部位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通常在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后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苦、辛、酸,微寒。

  • 归经:归脾、胃经。

四、功效主治

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病症:

  • 胸胁气滞:胀满疼痛、胸膈痞满。

  • 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嗳气、呕吐。

  • 痰饮内停:咳嗽痰多、胸闷。

  • 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五、相关配伍

枳壳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或扩大应用范围:

  1. 枳壳配伍桔梗:用于治疗胸满不痛、气机不畅。

  2. 枳壳配伍厚朴: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积不化。

  3. 枳壳配伍白术:用于治疗脾虚气滞、脘腹胀满。

  4. 枳壳配伍黄芪: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

六、用法用量

  • 内服:水煎服,常用量为3~10克

  •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七、使用禁忌

  1. 孕妇慎用:枳壳具有行气作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孕妇需谨慎使用。

  2. 脾胃虚寒者慎用:枳壳性微寒,脾胃虚寒者使用后可能加重症状。

  3. 用量不宜过大: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气机耗散,出现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

八、炮制

枳壳的炮制方法主要有:

  1. 生枳壳:直接切制后使用,行气作用较强。

  2. 麸炒枳壳:将麦麸与枳壳同炒至黄色,可缓和其峻烈之性,增强理气健胃的作用。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外形:呈半球形,直径3~5厘米。

    • 表面: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及凹点状油室。

    • 切面:中果皮黄白色,边缘散有油室,瓤囊7~12瓣。

    • 气味:气清香,味苦、微酸。

  2. 伪品鉴别

    • 需注意与未成熟的柚子或香圆等混淆品区分,正品枳壳的油室分布、气味及瓤囊数量具有特征性。

十、贮藏

枳壳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防潮、防蛀。可采用以下方法:

  1. 密封保存:将枳壳装入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

  2. 低温保存:可置于冰箱冷藏,延长保存时间。

十一、附图

药材

中药-枳壳-药材.jpg

饮片

中药-枳壳-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