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青皮别名青橘皮、青柑皮,在部分地区也被称为四花青皮或个青皮(根据加工形态区分)。
二、入药部位
青皮的入药部位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具体分为两种形态:
个青皮:5-6月采集自落的幼果,晒干后呈类球形,表面灰绿色,密布凹陷油室。
四花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果实,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后晒干,呈瓢状,外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
三、性味归经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归肝、胆、胃经。其辛散温通之性可疏肝破气,苦泄下行之力能消积化滞。
四、功效主治
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主治: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肿痛。
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嗳气吞酸、食积不化。
气滞血瘀: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其他:现代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胆囊炎、乳腺增生等属肝郁气滞或食积气滞者。
五、相关配伍
青皮+香附: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之效,用于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
青皮+橘核:散结止痛作用显著,治疗睾丸肿痛、疝气疼痛。
青皮+白芥子:通气化痰散结,治疗淋巴结核、痰核流注。
青皮+柴胡:疏肝解郁,治疗肝郁气滞之乳房胀痛或结块。
青皮+木香:行气消积止痛,治疗食积气滞之脘腹胀痛。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常规剂量为3-10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特殊用法:
醋制青皮可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常用于胁肋胀痛。
麸炒青皮药性缓和,适用于食积停滞而脾胃偏虚者。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孕妇: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或流产。
月经期女性:可能增加月经量或延长经期。
气虚者:青皮性猛,易耗气伤正。
使用注意:
避免过量使用,单次超过15克可能引起肠道痉挛。
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与西药联用时应间隔2小时,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
八、炮制
生青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丝或厚片,晒干。
醋青皮:取净青皮丝或片,用米醋拌匀,闷透后炒至微黄色,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麸炒青皮:取麸皮撒入预热的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至冒烟时投入青皮,迅速拌炒至黄色,增强化积和中作用。
九、鉴别
性状鉴别:
个青皮:类球形,表面灰绿色,密布凹陷油室,顶端有柱基,基部有果梗痕。
四花青皮:瓢状,外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内表面黄白色,可见筋络状维管束。
饮片:切为丝或片,果皮丝宽2-3mm,类白色或黄白色,切面有透亮油点。
水试法:取3-5片青皮饮片投入热水中,正品水液呈淡黄色,缓慢释放清香,饮片边缘微卷曲。
指甲刮擦法:用指甲刮擦外表面,正品会渗出少量油质,伪品无油腻感。
十、贮藏
环境要求: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防潮、防虫蛀。
保质期:在适宜条件下通常可保存2-3年,定期检查无虫蛀、无霉斑、香气浓郁者可适当延长使用期限。
特殊储存:
南方潮湿地区可与花椒、陈皮等防潮药材共同存放。
现代密封袋内加入干燥剂或冷藏(5℃以下)可延缓有效成分氧化。
变质判断:若柑橘清香转为酸败味,或表面出现白色霉点、虫蛀粉末,应立即丢弃。